王坪村:迈出老果园改造第一步
□本报记者李玉成刘英娜
见习记者张霞
站在静宁县余湾乡一个叫庙咀台的高地俯瞰王坪村,大块的绿地环绕着红蓝屋顶的民居。在村子的东南面,一块三角形的区域泛着银光,在大片的绿色中很是显眼。原来这里也是老苹果园子,同样被绿树覆盖着,今年把老果树挖了,才成了这样的景象。“这一块就是我们今年新建的重茬矮砧密植苹果早产丰产现代栽培技术示范园,也是在县果树果品研究所指导下新建的全县第一处老果园改造试点基地。”余湾乡党委书记凌森近日告诉记者。
据介绍,在王坪村,早期栽植的果园大约1000亩,这些老果园已经过了果树丰产的黄金期,树龄大、病害多、产量减少、果品品质下降等问题逐渐凸显,而一些老果园户却舍不得把树挖掉,为此,乡上选定了王坪村30户群众的100亩果园进行了试点。
余湾乡乡长吕鹏军说,改造之初难度不小,白天乡村干部帮着群众干活,晚上上门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新建的100亩果园由县果树果品研究所的技术人员统一规划,统一配套栽植,采用的也是最先进的管理模式。最重要的是打破了原来的地界,将以前果园户的地块收回,按原来的面积再进行分配。
村民王兵兵家的果园也在改造之列。“我这里只有一亩三分地,原来种50来棵树,现在种了103棵,以前是单干,现在大伙儿都在一块,管理方式也和过去不一样了。”王兵兵边说边给树苗取袋、掐芽。
记者看到,在这块示范园里,新植的苹果树长势良好,有关人员告诉记者,3年就可以挂果。
凌森说,有了示范基地,下一步的改造难度小多了,有些果园户也开始自己改造老果园了。
村民王红星家今年也改造了两亩老果园,他除了务果园还在乡上街道里开着几家店铺。记者采访时,他正在新植的果园里拍照,“改造后的果园从建园到生产、收获的情况我都要拍下来,发布在我的朋友圈里,让大家了解改造的全过程,让更多的老果园户尽快参与到改造的行列。”王红星说,“等我们村重茬矮化密植的这100亩新果园挂果了,我打算通过电子商务搞营销,把新果园的苹果卖到更远的地方。”
新闻推荐
...
静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静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