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暑假去哪儿?——静宁中小学生“零距离”感受社会与自然侧记

平凉日报 2014-08-14 07:56 大字

对于偏僻的西北小县城的孩子来说,无论是一次短暂的外出社会实践,还是接受志愿者的15天短期的支教,在他们的人生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与北大、清华这些名校及清华大学、港澳地区还有美英等国师生的“零距离”接触,接受他们的教育、教导和指导,对孩子们来说,既是人生的第一次,也是十分难得的一次机遇,必将对其产生积极的影响……

来自清华大学、港澳地区还有美英等国的志愿者在静宁博物馆书画展厅里与静宁三中师生进行书画交流。司光摄

□李娟淑杨叶

2014年暑假,对于静宁一中高三(20)班学生韩储银等8名同学来说,简直像做梦一样。这些从未出过远门的孩子,短短几天,经历了人生的许多第一次,第一次到首都北京、第一次坐地铁、第一次零距离“仰视”北大、清华……

“名校之路·圆梦之旅”

作为一名高中生,让韩储银他们最“震撼”的,还是在北京大学的参观。“北大的博雅塔古朴沧桑,透露出历史的厚重和浓郁的文化气息;未名湖畔,碧水荡漾,古木参天,难怪这里是一个大师辈出的地方。时间好像回到了过去,身边走过的,仿佛就是蔡元培、胡适、朱光潜……这里的人文积淀实在太深了!那种感觉真的无法言喻。”韩储银说。

让同行的陈沭彤同学感受最深的是清华大学图书馆,她向记者这样描述看到的一切:光洁、不染尘埃的书桌上摊开大大的笔记簿,零零散散的笔、耳机线、笔记本电脑……学生们有的伏案奋笔疾书;有的一手托腮,一手翻动书页陷入沉思;有的手指在计算机键盘上飞舞;还有的太累了趴在桌上小憩。没有人交头接耳,没有人维持秩序,没有人抬头理会我们这些参观者,所有人都尽量不发出声音影响到别人。

陈沭彤说,她既想快快离开,怕打扰这些专注、投入的同学;又想慢慢踱步,在这令人着迷的氛围中多待一会儿……

韩储银、陈沭彤等8名同学作为静宁一中高三级优秀学生代表,参加了由学校组织的“名校之路·圆梦之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该校雷升介绍说,这次活动是学校落实县教育局提出的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突破口的“教育质量提升年”具体体现,同时,也是为了让静宁一中的优秀学子零距离感受名校文化,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成才意识和奋斗精神,引导学生树立自信、自强的信念。

活动期间,8名同学还接受了2015年“华约”“北约”等名校自主招生特训。

说到自主招生,不得不提的是今年静宁的高考情况,全县高考二本线上人数2656人,其中一批本科870人。600分以上考生69人,比2013年增加41人。有4名考生被清华大学录取,另有3名考生被北京大学录取。

被清华大学录取的4名学生中,静宁一中王坤参加了该校的自主招生面试。他向记者说起当初面试的情景,称当时并不是特别紧张。除了扎实的文化课功底外,学校还专门举行了多次面试仿真演练,当然也离不开学校开展的“人文素养提升”活动,让他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了不少知识。

据了解,学生人文素养提升活动是静宁县教育局2014年重点工作,延续了该县一贯高度重视学生养成教育的做法,主要是针对当前部分学校很少开展学生社团及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学生只被禁锢在教室内、课堂上,平时很少有机会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一现状提出的。县教育局赵宏军认为,学校应该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让学生利用节假日走出校园,发现自然之美,感受人文气息,拓宽学生视野,丰富社会阅历,切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为此,今年暑假前,静宁县教育局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2014年暑期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参观体验、专题调查、研学旅行、红色旅游等活动,让学生关注社会、走进社会、了解社会。

和韩储银、陈沭彤一样,侯凡娟同学从北京回来后也有不少的感悟,她说:“一次旅行并不能教会我所有,但让我发现了自身的许多不足。我想,有了对自身更清醒的新认识,才能更好地奋斗下去……”

张甜甜同学家长认为,学校组织活动非常及时!孩子这次去北京,接触的优秀同龄人比较多,扩大了信息源,并对祖国的历史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孩子回来后,明显感觉学习更加自觉了,和大人交流时有了自己的观点,理想和目标更清晰了。”他高兴地说。

“跟着课本游江南”及“红色人文之旅”

跟静宁一中一样,阿阳实验学校除组织优秀学生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参加未来星“双校圆梦”之旅外,还组织另一批优秀学生“跟着课本游江南”——去了华东。

在南京中山陵,胡艺昕同学感慨,拾级而上间,让大家想起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长眠于此,那种敬意油然而生。转身,崇山峻岭见证着石头城的繁华与沧桑。“一刹那,我们爱上了这座城市。”

游历了浙江大学,王永琪同学向记者感慨该校的“霸气侧漏”,但让记者感受到比浙大更霸气的是王永琪同学的那句“浙大,等着我!”

像威戎、成纪、甘沟、界石铺、三合、七里、雷大等中学和大部分小学更多的则把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选在周边省市像陕西延安、宁夏六盘山、甘肃华池和会宁等地或本县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园、博物馆和文屏教育园。

当孩子们参观了延安、六盘山、华池、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园等红色圣地后表示“身临其境感受当年红军长征的艰难险阻后,更深刻地体会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一定要好好学习,加倍珍惜革命先烈创造的美好生活。”

正在建设中的占地5000亩的文屏教育园,是静宁县一项加快教育强县建设、增加城区教育资源、缓解城区入学压力,积极实施“以城镇带动农村,以高中带动义教”教育均衡发展战略而兴建的民心工程。

当同学们听着老师的讲解,看到眼前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林立的塔吊和穿梭往来的工程车时,面对挥汗如雨的建设工人在烈日下忙碌时,张星严肃而动情地说:“我们感受到了大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和为我们广大学子艰辛的付出,以前真是有点身在福中不知福!”

咱们学校来了志愿者

没机会外出参加社会实践的孩子也没闲着,就读于静宁三中的双胞胎姐妹朱文婷、朱文娜,做梦也没想到她们学校来了清华大学志愿者。

这支志愿者队伍是清华大学与曾宪备慈善基金2014年中美大学生暑期教育扶贫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支队,11名志愿者中,除来自清华大学、港澳地区的师生外,还有来自美英等国的志愿者。他们在静宁三中为七八年级五个班的学生开设了英语培训、心理辅导、文化交流、语文写作和励志讲座等课程。

该校八年级的王潇同学告诉记者,支教老师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形式多样的课堂模式,丰富多彩的互动游戏,让大家提高了学习兴趣,开阔了眼界。

清华大学志愿者孙程说,他们主要针对当地学生英语基础比较薄弱,以英语口语训练和多元文化的感受为主,希望在静宁这片土地上给孩子们播下梦想的种子!

短短15天时间转瞬即逝,临别时,孩子们和支教老师难分难舍,一位孩子在日记中写道:明天,我们就要分开了,我多么想再次呼唤你们的名字:“橙姐、红豆哥、Daniel、泰贤学长、人禾哥哥,樱桃姐……请相信,我们将谨记你们的嘱咐去生活、学习,你们播散的理想种子,将会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希望几年之后,我们将会在清华、在美国、在世界各地再次相聚……

新闻推荐

静宁恒达15万吨废纸综合利用项目即将投产

...

静宁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静宁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