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国第一”背后的故事
□本报记者郭海凤
谈起静宁县的果品产业,可谓有“四个全国第一”,即栽植规模以县为单位全国第一,果品质量价格全国第一,冷库储藏能力全国第一,纸箱包装生产能力全国第一。
带着对“四个全国第一”的叹服,6月18日,记者深入静宁县果产业发展较好的陈川乡,走访了部分农户,了解“四个全国第一”背后的点滴。
孩子出生的那年就开始种果了
高弯村的高福旦是静宁县广大果农中普普通通的一位。他看上去年纪不大却绝对称得上是位“老果农”,老实憨厚的高福旦记不清开始种果的具体年份,只告诉记者,大儿子出生那年他栽了第一批果树,如今,儿子都已经参加工作并且成家了。
“刚开始也不愿意种,总觉得这东西不能当粮吃。后来在乡村干部的鼓励下,试着种了3亩。”高福旦告诉记者。“当时种的品种是秦冠,别说,后来真没少赚钱,这些树到现在还在挂果呢!”
尝到甜头自然要扩大规模,1999年的时候,高福旦又在自家最好的地里栽了5亩果树。2007年,又第三次扩大种果规模,在川地里种了4亩多红富士苹果。如今,家里的十多亩耕地全都种上了苹果树。
眼下的农村,许多群众都选择外出打工赚钱,而高福旦两口子这二三十年却一直守着他们的果园。这期间也有因为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而绝收的时候,更有因技术原因务作不佳或市场原因收入不好的年份,但他们从未放弃种果致富梦,而这十多亩果园也没“亏待”他们,日子越过越富裕。高福旦说,自家的收入在村里也就算个中等水平,但即便这样,一年收入五万元没有任何问题。
学一回技术奖一瓶农药
同是高弯村的果农卫玉林算得上是个“土专家”,谈起果树的种植技术,他头头是道。对于自己成为“土专家”的成长经历,老卫坦言,都是一点一点跟县乡技术人员学来的。
“刚开始种树的时候大家都不会。县上乡上就派了技术人员经常到地头来现场操作、现场讲解。”卫玉林告诉记者:“每当有技术人员来的时候,村里就在大喇叭上通知,然后全村的男女老少就围过去学。为了鼓励我们学技术,乡村还定了‘土政策\’:学一回技术奖一瓶农药!”
一点点的学,老卫的技术一天天的精进,家里的果园也随着技术的改进而经历着一次次的技术变革,树形从一开始的疏散分层形到现在的自由纺锤形,修剪从以前主张短截到现在主张长放,如今更是推行高光效树形改良、配方施肥等等。技术的改良使得苹果的商品率大大提高。卫玉林说,苹果亩产一年有2000多公斤,果品商品率能达到95%。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村里的大多数果农都有着和卫玉林一样的学技术经历。严格的管理技术、优秀的技术人员队伍以及一系列推行新技术的措施……这些正是静宁苹果高品质的重要保障。如今,全县果品商品率达95%,优果率达60%以上。
从一斤一块到一斤八块
“我们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种果,父亲当时就称得上村里的种果能手。那时候,苹果一斤一块钱卖给上海的客商,大伙儿都羡慕的很,说我们的果子卖了好价钱!”高弯村四社的苏创这样说。而如今,响当当的静宁苹果在地头的批发价都可以达到每斤8元。
说起从一斤一块到一斤八块的变化,苏创觉得,除了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和成熟的栽培技术造就了果品优良的品质外,这些年县里相继建成的贮藏、包装、加工企业也无形中给苹果增了值。市场不好,可以贮存起来等价格上去了再出售。还有好些企业直接就把苹果卖到国外去。“静宁苹果现在是全国驰名商标,知名度和竞争力强着呢!”苏创自豪地说。
正如苏创所说,如今,静宁县共建成通达果汁、常津公司、恒达纸箱等50多家贮藏营销型、馐配套型、加工增值型龙头企业,年冷藏保鲜能力45万吨,加工转化能力达7万吨,认证出口企业6家,建成李店、城川综合型果品批发市场两个,初步形成了产前、产中、产后相互配套的产业体系。去年,静宁县的农民人均果品纯收入达到32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3%。
新闻推荐
...
静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静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