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走进村里“脑中枢”

平凉日报 2014-03-17 19:25 大字

□李娟淑吴双九

3月8日,记者走进静宁县甘沟乡圪垯村村部,小书屋、小超市、小诊所等一应俱全。驻村干部厍敬国说:“小书屋让党员群众学习有了场地。”

村支书任新村和村主任张世谦介绍,针对乡村干部长期忙于农村工作具体事务,理论业务学习不经常、知识补充更新断档化的问题,县上积极整合文化部门“农家书屋”和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项目,推行“一室多用、统筹利用”模式,依托村级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接收站点等设立阅览室,引导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就近借阅学习政策理论和实用技术知识,解放思想观念,增强致富带富本领。

张世谦介绍说,为了管好用好“小书屋”,村上决定由乡上来的驻村干部兼任管理员,建立开放日和借阅登记制度,为党员群众增强知识搭建了有效平台。

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消费观念逐渐转变,物质需求越来越高,村部设立“小超市”,在迎合群众期盼、拉动农村消费市场,促进村商品市场繁荣发展方面发挥了大作用。

甘沟乡党委书记靳建喜介绍说,静宁县整合商务部门“万村千乡农家店”工程和供销部门“基层服务社”建设项目,依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立农资、日用品超市等连锁经营门店,部分有条件的还吸引社会力量建办了“庄稼医院”、产业协会等中介服务机构,以多元的供货渠道、丰富的商品资源、便捷的购销服务,让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便利购物,促进了农村市场消费丰富化。

3月8号,在靳寺村村部,我们见到了忙出忙进的村党支部书记柳志军,他说,开春了,乡村工作进入忙碌期,要把村部的小食堂抓紧办起来,让干部的驻村生活更方便。“以前,乡镇普遍推行逐户派饭制或选择农户定点就餐制,由乡镇干部自行承担费用。”村主任靳财说。驻村干部陈彦斌告诉我们,乡镇干部长年累月一线包村驻村、远离乡镇机关,经常上百家门、吃百家饭,就餐是最大困难。“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八项规定出台之后,为了不给村级组织和基层群众增加负担,县上采取乡镇补贴、村级配套的方式,在村部开办小食堂,由乡镇统一购置炊具,由乡镇干部自掏腰包采购面粉蔬菜,利用工作之余自行做饭,解决吃饭难的问题,保障驻村生活需求。”陈彦斌认为比起原来在群众家里吃饭这样更妥当。

8日下午,我们见到了正在村部坐班理事的威戎镇杨桥村驻村干部胡金虎,他已经开始受理解决各类村级事务,如遇季节性、集中性重点工作。“已经在村上待了半个月了,返回乡镇机关住宿路途遥远,长期在农户或村干部家中借宿也不现实。”胡金虎说。

为了让乡镇干部在村上安心工作,能有休息住宿的一席之地,静宁县结合村“两委”办公室,配套设立包村驻村干部职工宿舍,添置床椅被褥等基本生活用品,让乡镇干部驻村工作有地方住宿、有空间办公、有心思服务。

胡金虎说,村部设施的齐全,不仅仅是解决驻村干部生活问题的关键,更重要的是关系到一个村子的发展,建好了,它可以成为一个村子发展的“脑中枢”,杨桥村兴建村部前后的对比就是明证。

“杨桥村辖7社448户2240人,2013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4160元,但在2011年之前,村里的家底还非常穷。现在通过改造和新建,村上基本完善配套设施,极大改善了群众基础条件。”村支书杨东生说。

据了解,静宁县紧盯部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而不用、用而失管、设施不全、功能缺失等难点问题,积极探索在有条件的村级阵地推广设立小宿舍、小书屋、小诊所、小超市、小食堂等配套设施,拓展服务功能,发挥了村级阵地综合使用效益,促进一个村的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

新闻推荐

平凉金果驰名中国“平凉金果”“恒进”荣登驰名榜全市驰名商标达4件

...

静宁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静宁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