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本报记者孔晓明春雪尚未消融地处山区的静宁县李店镇孔

平凉日报 2014-02-17 19:30 大字

□本报记者孔晓明

春雪尚未消融,地处山区的静宁县李店镇孔沟村,一辆五菱宏光S轿车开进了村。车刚停稳,“贺车”的仪式就开始了,摆在路两旁的鞭炮“噼啪”想起来,火红的被面挂上车头,年轻人围着车主夸车、试驾、询价,好不热闹。

“原来骑自行车的时候就梦想啥时候能骑上摩托车,骑上摩托车又想着啥时候能有一辆农用三轮车,现在都开上四轮的轿车了。”正月十二,80后农民孔斌斌边清扫“贺车”时留在车上的纸屑边告诉记者,“如今村里农民靠着种苹果和国家的好政策,手头有钱了,生活条件好多了,很多从前不敢想的事情现在也梦想成真了。”

孔斌斌告诉记者,买车的想法已经很久了,看到村里人一个个都开始买车,自己今年也决定买车。今年他种的5亩苹果卖了12万元,他抽出家里卖苹果的一半钱,在县城汽车销售店花6.2万元买了这辆车。“有了车,家里人出门、接送在镇上上幼儿园的儿子、做果品代收生意都方便。”

孔斌斌说,“贺车”其实就为图个喜庆,村子里“贺车”已经不是新鲜事儿了,他买的这辆车是村里第6辆车新了,对于只有45户人家的小村庄来说,也算是大事。

趁着“贺车”的热闹劲儿,村民孔维成向我讲起村里“贺车”的由来。

2004年,村里带头种苹果的农民孔宏伟当年2亩苹果收入8000元,他花4500元买了一辆“宗申”摩托车,孔宏伟当年的收入和新买的摩托车成了当年村里第一。摩托车在那时成了成功男士的象征,村里年轻人凑份子披红挂彩接了这辆摩托车,并约定以后谁家进了新车都得“贺车”。

随后几年,村里人陆续开始种苹果,村民收入越来越好,买摩托车的也越来越多,随着务果的需要,村民又开始购置农用三轮车。2010年,村里家家有了摩托车,有一半人家购置了三轮车,而“贺车”的传统从未间断,并逐步从“贺车”逐步延伸到“贺彩电”、“贺冰箱”、“贺楼房”。

2012年,农用三轮车在全村实现“全覆盖”,村里年轻人又将目光瞄准了时尚的四轮轿车。在当年,村里兴起了一股考驾照“热潮”,年轻人抽时间组团到县城驾校学习,白天务果、晚上学驾规。2013年,包括孔斌斌在内,全村有10人顺利拿到了驾照,并有6人买了轿车,开启了小山村的“轿车时代”。

谈到家庭下一步的重大支出是什么,孔斌斌看着半新不旧的砖瓦房,笑笑说:“务好果园,多攒点钱,也盖个二层,后年争取‘贺洋楼\’”。

新闻推荐

甘肃交警接力护送静宁大学生

...

静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静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