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活教材让纪律威慑常在 ——桂林市创新推进党风廉政宣教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李 贤 通讯员 漓 水
“前途断送、名誉受损、自由丧失、家庭破碎……腐败的代价真是巨大啊!为政之要在于廉洁,廉洁之本在于自律!”近日,桂林市纪委精心制作的廉政教育节目《爱廉说》在当地电视台黄金时段首播,兴安县湘漓镇党委书记吕瑞云看了节日深有感触。
把腐败案例搬上电视荧屏“还原再现”,把各级党组织和纪检部门铁腕惩腐的坚决行动用案例呈现。桂林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党风廉政教育工作作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用活用足身边“教材”、延伸教育对象、创新教育方法,进一步厚植党员干部不想腐的思想基础,不断筑牢党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心理防线,受到广大党员干部的认可和欢迎。
整合资源传播“好声音”
“宣传就是教育,宣传也是震慑。要适应形势任务需要,更加有力地传递管党治党责任压力,传递正风反腐信心决心,震慑警醒心存侥幸的党员干部。”桂林市委书记赵乐秦多次对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宣传教育工作提出要求。
为全方位推进廉政宣教工作,桂林市纪委整合宣传资源,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不同优势,整体联动,搭建多维、立体、互动的“六位一体”“廉讯平台”,构建反腐倡廉大宣教工作格局,不断唱响廉洁桂林“好声音”。去年以来,在《中国纪检监察报》《党风廉政教材》等自治区级以上党报党刊发表文章1500多篇;桂林明镜网总点击量突破160万人次,日均访问量1500余人次;通过微信、微博发布信息5000多条,发送节前廉政短信近140万条。
桂林市纪委既通过“廉讯平台”正面倡导党员干部坚持“高线”、坚守“底线”,又借力“以案说纪”,利用反面典型开展警示教育,通过《爱廉说》和“通报曝光”等栏目,发布纪律审查信息100多条,通报曝光典型案例200多批900余起,发挥震慑效应,让党员干部知止生畏。
用活教材学廉全覆盖
“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日清、日慎、日勤”“亲民之官,以廉为基”……这些是清代桂林籍清官陈宏谋家规中的廉言警句。
以德化人,润物无声。桂林市将廉政字画、清官塑像等廉政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到了古莲文化街、漓江百里廉政文化长廊、桂海碑林博物馆等建设中。利用漓江的超高人气,在漓江东岸打造具有品牌效应的廉政文化长廊;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在阳朔县“一河三路”沿线打造“旅游+”等廉洁党建品牌,建设从廉政家庭、廉政机关、廉政社区、廉政村屯,到廉政文化一条街、廉政文化基地、廉政文化博物馆、廉洁村屯示范带的立体多维宣教大基地,实现了“每村有廉政宣传栏、每县有廉政教育基地”,廉政文化设施遍布城乡,影响力日益凸显。
坚持警钟长鸣,教育党员干部守住纪律底线。去年以来,桂林市以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问责条例、监督条例、十八大精神宣讲为主线,全面联系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推出了系列宣讲课题,在全市32个重点领域开展宣讲近20场,5万多名党员干部受到教育。借助党校集中培训、市委讲师团宣讲等平台,开展廉政教育培训,今年一季度已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专题培训两次,受教育人数1000多人。
全市各基层党组织利用“党内两部法规”活教材,做足了廉政宣教文章。截至4月底,桂林市“党内两部法规”宣讲团已经开展188场次宣讲,覆盖20多万党员干部。
精细施教有的放矢
今年3月,兴安县启动“廉政党课进乡村”活动,并在全县开展“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移风易俗承诺”活动。这样细链条、分层次、多角度的廉政教育,效果实在。
纵向分层,增强廉政教育的实效性和说服力。桂林市利用园林系统、政法系统、畜牧系统、水库移民局等违纪违法案件,开展以案为鉴警示教育活动,对党员领导干部和重要岗位人员开展重点教育和法纪教育。
横向分类,增强廉政教育的整体性和针对性。该市在发改、住建等系统组织开展了以重点岗位为单元、以廉政风险防范为核心、以行为规范和岗位职责为基础的专题教育;在市直一般部门开展整治干部作风主题教育活动。在乡镇(街道)村居开展以案说纪教育;针对公众,以廉政文化“八进”为抓手,通过组织开展廉政文艺演出、廉政文艺书画作品征集等多种形式,不断扩大廉政教育的覆盖。
新闻推荐
本报贵港讯(记者/唐正芳通讯员/陆宏夏)“以前办事要村镇来回跑,现在只要到村里政务服务中心,就办妥了,很方便。”4月26日,贵港市港北区奇石乡福田村村民廖德实到村里政务服务中心申请办理低保,十几分钟...
泾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泾川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