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因楼施策区别对待

陇东报 2017-04-14 06:04 大字

2008年以前,我住在没有电梯房的四层,对于腿脚灵便的人来说,真不是个事儿,但年近九十,且患病的父亲母亲,下楼很不方便,唯一的办法是背他们下楼。下一次楼如做一次远游——踌躇、计划、观察,思忖着气温、风力,能晒多长时间太阳?好不容易背下去,坐不长时间就要回家,要么小便,要么累了,让人心焦、无奈。这年10月我搬到了有电梯的房子,父母亲却已无法享受这上下楼的率性随意,亲近自然到户外活动的日子了。对于行动不便的人来说,没有电梯的老旧楼,二楼和八楼结果一样,都很不方便。今天能对老旧楼改造,是人民群众的福音,将扩大多少人的生活空间,改变多少人的生活视野。

宜改则改、宜放则放,区别对待,不可一蹴而就。情感不能替代物质基础,老旧楼改造要综合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符合自身改造价值的参考指标,第一位是建筑结构,如:框架、剪力墙结构。建设年限十至十五年之间,使用年限尚有二十五年以上,方有改造基础;二是充分考虑居民经济承受能力,必须征求居民意见。老旧楼往往是产权不清,责任缺失,遗留问题多的“三不管”地带,为此要发挥社区、街道,区、县政府和房产、城建等部门的作用,填补管理盲点,监管空白点。明确责任单位,制定改造维护运行方案,建立健全物业管理和业主委员会。当然,针对老旧楼形成业主自治是较为可行的方案。

因楼施策,一楼一策。建立整套评估、改造、管理、维护方案,则是老旧楼步入电梯时代的必由之路。通过统一招标,明确设计、施工、监理、验收单位,由业主委员会予以监管;提高进入老旧楼改造施工单位门槛,通过招标,由具备专业资质的企业和施工人员实施,并做好工程资料在城建档案馆立档;老旧楼电梯改造将多采取外挂附着式,安全性和施工工艺是重中之重,尤其注意连接部位拉筋、强筋、植筋等技术工艺处理;现代工程技术对老旧楼加装电梯应非难题。难点在于如何确保使用安全。运行中,要以符合居民需求的管理程序,科学规范实施。

由点及面、逐步推进,对标梳策、统筹落实。将此纳入全市整个安全管理体系之中,做好责任主体单位终身监督检查职责分步、分项落实;将此纳入社会管理,促进全市物业管理与业主委员会责权落实。特别对百般阻挠成立业主委员会的物业公司,社区、街道应予以介入,区政府、市房管部门应予问责,给予必要处罚;将此作为造福人民群众,共享改革红利,维护各方正当权益为目的的生活环境改造实施好、运行好。

新闻推荐

泾川公安开展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活动

泾川讯近日,泾川县禁毒办、泾川县公安局联合泾川一中,开展了以“青少年毒品预防宣传教育”为主题的禁毒知识专题讲座。禁毒办、公安局领导传达了全国禁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结合当...

泾川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泾川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