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主动作为当好桥梁纽带 创新带动促进经济发展——奋进中的平凉市工商联五年工作回眸

平凉日报 2017-03-01 09:46 大字

□本报记者李玉成陈斌

截至2015年底,全市非公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5%,比2010年提高了8.3个百分点。截至2016年6月底,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9393户,其中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分别为2037户、6605户,非公企业新增从业人员3.05万人,累计达到24.4万人,增长了14.29%……2012年4月平凉市工商联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工商联、市委统战部的具体指导下,全市工商联充分发挥工商联桥梁纽带作用,以促进非公经济“两个健康”为主题,以建设工商联大厦暨非公经济服务中心为抓手,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强化服务措施,转变工作作风,主动作为,开拓创新,示范带动,整体提升,连续三年全省考核第一,成功举办了全省基层组织建设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了平凉市的经验和做法,为促进平凉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加强教育引导,促进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告诉我们,坚持教育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是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五年来,市工商联坚持“团结、服务、引导、教育”方针,扎实做好新形势下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经过不懈努力,平凉市非公经济人士的各方面素质有了很大提升。

近年来,市工商联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报告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系列化培训工作。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兰州大学以及省市委党校专家教授,对十八大精神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进行系统解读。举办了首届民营经济发展论坛。围绕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新能源环保汽车应用、智能家居行业发展、新常态下非公经济抱团发展等方面内容举办培训班、企业高峰论坛20多场(次),培训非公经济人士3000多人(次),选派15名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参加浙大、厦大非公经济高级代表人士培训班,组织30多名非公经济人士赴台开展了经贸交流考察学习活动,开阔了眼界,统一了思想,进一步增强了非公经济人士适应新常态、加快非公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在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周永宏看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工商联重中之重的工作任务。为此,市工商联紧密结合平凉市非公经济人士的思想实际和非公经济发展实践,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先后组织30多名非公代表人士赴全市七县(区)开展发展成就观摩活动,组织10户民营企业开展援藏对口帮扶考察活动,组织40多名非公经济人士赴南梁、延安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市工商联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建立了市级领导联系非公企业制度,确定了117户民营企业作为市级领导联系服务对象,定期不定期深入民营企业调研座谈,谈心交心,帮助企业解决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引导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为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

据介绍,近年来,全市先后有117名非公经济人士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56名非公人士担任了各级工商联副主席,314名非公人士担任了各级工商联执委和常委。

积极搭建平台,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实效

2012年9月26日上午,平凉新区绿地广场对面彩旗飘扬,礼花飞舞,平凉工商联大厦建设项目在此正式奠基开工,标志着平凉市非公经济迈上了一个新的发展台阶。

在此期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督查调度、现场办公,解决工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各相关职能部门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加快工作节奏,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

2013年11月18日,随着各位股东最后一铣混凝土的回填浇筑,工商联大厦主体工程顺利完成封顶。该工程的顺利实施,为加快推进非公有制经济总部建设,健全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服务体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两个健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解决市工商联在服务非公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短板,2012年市委、市政府以最好的地段、最优的价格、最快的速度,批复了工商联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筹建的工商联大厦项目。新一届市工商联领导班子采取市场运作的方式,组织10户民营企业赴外地学习商会大厦建设模式,成立了平凉东商商务发展有限公司,利用3年时间建成了投资1亿元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的工商联大厦,并于2015年8月投入使用。同时,成立了非公经济服务中心,建成了可容纳300多人的会议中心、高标准的贵宾接待厅,高规格的电化培训中心;同时,将会计事务、法律服务、银行、贷款担保公司等30多家单位吸纳进工商联大厦入驻办公,工商联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

而这,仅仅是五年来,平凉市工商联领导班子持续不断地探索开拓工商联服务非公经济领域,不断提升服务能力的一个缩影。

市工商联同工、农、中、建及甘肃银行进行合作,与市建行达成了为平凉市民营企业授信1亿元的信贷合作协议,召开银企座谈会30多场(次),与有关部门合作开展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宣传月活动,金融服务地方经济的支撑作用得到了发挥。吸纳律师事务所等机构入驻工商联大厦,为民营企业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与市检察院合作建立了“一个平台、三项制度”,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法治宣传、法律咨询、司法调解、信息交流等服务,营造非公经济健康发展的良好法治环境。积极建设工商联数据库、工商联企业服务平台,不断提高工商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两个健康的能力,深受广大非公企业的欢迎。

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组织引导321户民营企业围绕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开发,采取“一企帮一村或多企帮一村”、“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与210多个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投入资金3600多万元,帮助4650多户农民实现脱贫。

——与北京、广东、宁夏、新疆、深圳五省市区的甘肃商会等8家商会建立合作关系,与周边30多个市县区进行区域合作与交流。

——赴陕西、江苏、上海、北京、广东、深圳等20多个省市区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举办各类项目推介会50多场(次),邀请省外多家企业来平凉市进行实地考察和项目对接。

……

五年来,市工商联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组织非公企业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招商引导、光彩事业等活动,推动了平凉市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

脱贫攻坚,有你一份,有我一份。市工商联通过捐赠化肥、开展果树栽植专家讲座、扩大经济作物种植、组织劳务输出等措施,为泾川县高平镇黄家铺村争取危改资金73万元,完成危房改造66户,建成村文化广场3000平方米,硬化道路180米,使黄家铺村实现了整村脱贫。为新增的泾川县大寨村扶贫点投入资金15万元,建成了村文化广场、标准化卫生所、老年活动室和电子商务室等,沙化道路1.2公里,彻底改变了村容村貌,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积极开展社会公益光彩事业活动。新世纪集团出资735万元修建了大岔河同心光彩桥。按照市委的安排,组织新世纪集团等23户市联会员企业,筹资320多万元,完成了平凉高速公路西出口匝道两侧64亩同心光彩林绿化工程。组织会员企业捐资160多万元,绿化治理了平凉西郊龙隐寺风景区北部面山。组织民营企业筹集建设资金110多万元,统一更换安装了1100多个各具形态的果皮箱,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品位和档次。

同时,扎实开展“民企陇上行”行动,论证储备了100多个市场前景好的项目,编印了项目册,制作了招商引资项目推介光盘等资料。

第19届兰洽会以来,平凉市共向外推介重点招商引资项目1600多项,洽谈签约858项,签约总额2430.7亿元。这些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为全市经济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履行参政议政重要职能

五年来,平凉市工商联积极履行参政议政职能,针对平凉经济社会发展和工商联实际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深入基层,了解非公企业困难,倾听民营企业家的心声,开展了各种层次的进民营企业、解发展难题大调研活动,许多调研成果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批示,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同时还积极参与党委政府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有关政策制定工作。

五年来,市工商联先后配合省委、省政府和省政协就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组织部分非公企业代表召开座谈会,听取非公经济人士的意见建议。配合市人大开展《中小企业促进法》和《甘肃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执法检查,实事求是地提出了加快非公有经济发展的意见建议,为市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形成《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3份,提出了加快非公经济发展的建议,为市委、政府制定《关于推动非公经济跨越发展的实施意见》提供了决策参考。针对非公经济普遍面临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问题,以及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了《平凉市非公有企业融资难问题调研报告》及《关于非公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建议》,《平凉市非公经济发展“三门”问题调研》,《平凉市非公经济发展突出问题调研》等调研报告13篇,提出了有分量、操作性强的政策建议和意见。编纂了五年《平凉市民营经济发展报告》,华亭县工商联编印了《华亭企业家名录》,为企业家联系合作提供了方便。

五年来,全市工商联界别政协委员、工商联执常委、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向各级人大、政协和政府相关部门提交各类提案和建议430多条,其中大部分得到了有关部门重视和督办落实。

夯实基层基础,组织建设取得重大新突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颁发后,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平凉市工商联工作。建立健全了市级领导联系非公有制企业联系制度、党委政府研究非公有制经济工作工商联参与会议制度和工商联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度,把工商联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督查、同落实——平凉工商联工作和非公经济迎来了又一个发展春天。

五年来,市工商联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截至目前,市、县(区)工商联共发展会员7520个,其中有企业会员1856个,团体会员170个,个体会员5498个。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结合平凉实际,市工商联制定了《平凉市工商联商会管理办法(试行)》、《平凉市工商联直属商会年度考评办法》和《平凉市工商联直属商会年度考核细则》等规范文件,大力推动商会建设规范运行。五年来,筹建异地商会和行业商(协)会10个,使市联直属商会由2个增加到12个,极大地拓展了工商联工作领域和工作范围。

据了解,平凉市把运用市场手段建设商会大厦作为解决县级工商联突出问题的突破口,通过以市带县的方式,建成了投资6000多万元的崇信县商会大厦,创出了欠发达地区县级工商联运用市场手段筹建商会大厦的路子。崇信县工商联也先后分别被省工商联和全国工商联命名为“全省‘五好\’县级工商联示范点”和“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在崇信县的带动下,灵台县商会大厦一期工程主体封顶,泾川县商会大厦筹建工作写入了纪要,庄浪县商会大厦完成了选址和前期工作,其他各县也正在积极开展项目前期工作。

同时,市工商联还注重强化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精心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两学一做”等活动,使市工商联队伍始终保持昂扬斗志和蓬勃生机。

省委副书记、省长林铎在平凉市调研指导非公经济发展。

市工商联、市建行全面业务合作签字仪式。

全省工商联基层组织建设经验交流会在平凉市召开。

组织非公经济人士参观学习。

工商联之夜·2015新年音乐会。

非公企业开展抗震救灾捐款。

新闻推荐

七里河区执法局取缔土门墩桥北农贸市场

◇记者张小燕文/图鑫报讯“摊点多、道路堵、环境脏、卫生差……”,这是土门墩桥北农贸市场的“顽疾”,与如今不断发展的七里河区城市形象格格不入。农贸市场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为...

泾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泾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