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浸润城市之魂——喜迎市第四次党代会系列报道之文化篇
□本报记者赵育娴
“仿佛领略一场历史、发展与文化的饕餮盛宴。”“这些场景的一一再现,见证着农耕历史文化的轨迹,也体现了平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的轨迹。”……厚厚的留言本上写满了参观者的留言。
10月2日,泾川县玉都镇康家村在秋日暖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惬意。位于村文化广场的农耕文化展馆人流熙攘。
100多平方米的场地、上百件古老的农具和旧时的生活用品以及早年农家连锅灶炕台的生活场景……所有这一切,使得美丽乡村拥有了文化内涵,充满了“雅气”。这些物件清晰地告诉我们:无论城市还是农村,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正日益丰富,平凉文化正呈现出一个绚烂多姿、生机盎然的新面貌,一个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正向我们走来。
这是平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最好年代。
市第三次党代会以来,致力于“文化名市”建设的平凉,在五年的时间里,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为统揽,把增强文化软实力,加强文化建设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这座正在转型升级的城市增添浓浓魅力。
凝聚城市之魂增强区域发展“软实力”
如果说经济发展是一个城市的“硬功夫”,那么文化就是“软实力”。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
在中心城区南山公园里,一个个卡通形象的“讲文明树新风”提示牌前总是围满了观看的市民;在平凉柳湖书院的“好人墙”上,“平凉好人”的感人事迹汇聚起了正能量,感动着市民们……
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精神的支撑;每个公民的成长,离不开思想的引领。
五年来,平凉市积极搭建理论教育、农村文化、社会宣传、学校教育、媒体宣传、典型宣传“六大平台”,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活泼地推广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把核心价值观逐渐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2013年1月,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获国务院正式批复。
获批复的全省创新区总体规划,将平凉列入陇东南历史文化区,意味着平凉特色文化名市建设进入了全省的总体布局。对平凉市而言,这既是利好的政策机遇,又是难得的项目机遇。
如何把机遇变为优势?
“要借助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这一战略平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精心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努力把平凉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文化胜地、生态宝地、养生福地、旅游名地。”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平凉市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工作总体方案》正式公布。
围绕全省总体布局,立足平凉资源禀赋,平凉市论证确立了全市“整体一盘棋、一县一特色、一区一重点,集中实施‘163’发展计划”,配套制定了十三板块分方案,筛选论证项目264个,概算总投资428.5亿元,提出了分年度实施计划。
提高服务效能打造文化惠民“升级版”
每个周末,王国庆一家都会到市图书馆去转转。女儿喜欢画画,图书馆里各种美术杂志、画册应有尽有,让她大开眼界;妻子喜欢交流学习,“周末家庭教育讲坛”“山水花卉欣赏与漫谈”等公益讲座满足了她的要求;他自己则热爱哲学和散文,图书馆内新设的自助检索机让他选择起来更加方便快捷。
建立遍布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
平凉广电新闻中心建成投用,市图书馆搬迁改造,宝塔公园、平凉体育健身广场建成开放……五年来,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速”,一批重大文化项目全面建成。
累计投入资金2亿多元,建成乡村舞台1067个,组建乡土特色浓郁、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自办文化社团1500个,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4.5万场次。
蓬勃开展“千台大戏送农村”、流动图书借阅、公共文化知识讲座等延伸服务项目,推动文化服务向农村倾斜,全市上下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贯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络。
坚持打造属于平凉自己的品牌文化活动,成功举办各类文化节会赛事,开展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到2015年底,全市共建成“千村农村文化活动示范点”95个,组建各类群众文化社团2100多个,累计送书7500余册、送电影8.7万场次、送戏7550场次。
平凉市不断加强非遗传承保护体系建设,市级“非遗”传承保护中心成立,12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列入省级保护名录,29人列入省级“非遗”传承人名录。
《汉关飞将》获省红梅奖剧目二等奖,人文纪录片《西北望崆峒》《大云寺宝藏之迷》在央视播出,《周秦化育》获全省陈列展览精品奖……这五年,全市文艺创作精品迭出,8个剧院公司获各类奖项34项,共演出剧目9946场次。
实施项目带动 发挥文化产业集群效应
“相对于以前较为单一的旅游景点,现在的崆峒山大景区、大云寺·王母宫大景区和关山大景区明显更受欢迎,经济效益的提升也显而易见。”市旅游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1至8月,全市接待各类旅游者743.7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01%和23.4%。
近年来,平凉市注重突出地方特色,积极推进文化与养生、科技、农业、金融等行业深度融合,大打“融合牌”和“组合拳”,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产业业态。
印发涉及财政、税收、土地、投融资和奖励等5个方面优惠政策的相关《意见》和《若干政策》,启动实施平凉原生态民俗文化体验区、崆峒山生态旅游度假山庄、伏羲部落生态文化园等重大文化产业项目160多个,完成投资65亿元。
总投资20亿元的花样年美年文化城项目顺利开工,崇信县龙泉寺文化旅游养生园建设有序推进,庄浪云崖避暑养生园正抓紧实施,华亭陶瓷文化产业园、静宁纸箱包装印刷及地毯产业园等已初具规模。崆峒文化旅游产品研发被文化部列入特色文化产业重点项目。
截至2015年底,全市各类文化经营单位达到1538家,资产总额36.09亿元,从业人数1.365万人,文化产业增加值完成7.37亿元,增速18.17%,占GDP比重达到2.12%。
崆峒山养生行业联合会年均实现养生行业产值25亿元,全市养生企业和门店达到326家,研发中成药21种,开发养生药膳33种,培育开发了金江胶原蛋白肽等十大养生产品。
培育成立了平凉鼎盛网络传媒公司、静宁智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影视公司;印刷包装、陶瓷工艺、挂毯地毯、根雕和木刻家具等已成为新的文化产业品牌;文化创意、数字动漫等新兴业态迅速发展。
……
五年来,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创新区建设的中心任务,平凉市在文旅融合、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企业培育和市场建设五个方面集中突破,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创新体制机制 激活文化发展内生动力
在今年5月举办的第十二届深圳文博会上,平凉纸织画、瓷盘画、掐丝画等特色文化产品在甘肃展馆成功展出,受到了广泛关注。
纸织画社曾是平凉市依靠财政补贴维持生存的事业单位,一度陷入停产停办的境地。在改革中,核销了全部自收自支事业编制,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多次走上央视的专题节目,成为平凉文化产业的一张名片,纸织画俏销省内外市场。
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改革一切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环节,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这五年,平凉市坚持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加速器”,不断推动文化建设健康深入发展——
市、县文化广电体育文物管理机构整合全面完成,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分类推进;
成立平凉泾河艺术剧院等7个有限责任公司,拍摄了《赵氏孤儿》等9部高清数字戏曲艺术电影;
整合文化、文物和广播影视的部分行政执法职责,组建综合执法支队和6个县区执法大队;
简化行政审批程序,18项审批事项进驻市政务大厅,实行一站式受理和5天限时办结制,缩减了70%的办事程序,文化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
五年来,平凉市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按照省委制定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将改革作为“硬抓手”和“硬指标”,打出强有力的“组合拳”,确保改革的顺利、有序和强势推进。
新闻推荐
(接1版)“以前我对党规党章认识不够,对社区工作参与的比较少。自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按照社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相关规定严格要求自己,主动学习党规党章和各项重大政策,进一步加深理解...
泾川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泾川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