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好个孝媳孝子先锋路上当先锋

鑫报 2013-04-25 15:39 大字

修身

立德

“扇枕温衾”、“亲涤溺器”是典故,晚年生活充实,儿女孝顺,其实是老人最大的幸福!西固区先锋路街道积极探索为老服务举措,用心打造孝亲敬老模范街道,通过街道南山社区、山丹街东路社区以“孝媳”刘瑾、“孝儿”周德文的典型事迹为榜样,让他们的名字成为和谐、亲情与温暖的“符号”。

记者 唐华伟 文/图

2000个日夜谱写人间孝道

“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占社区总人口的25%,空巢、低保老人多。”南山社区副主任张鑫耀介绍,社区中的老人多是高龄老人,除了政府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社区还根据每个老人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措施,保证每个老人无忧无虑养老。

“依靠社区工作人员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发动了辖区企业和志愿者的资源,共同与老人结对。并充分调动老党员和低龄老人的积极性,通过以老助老的形式塑造爱心敬老工

程。”张鑫耀说,说起这个敬老工作,就得说社区“孝媳”刘瑾的故事。

“‘扇枕温衾\’、‘亲涤溺器\’是典故,但在我们社区却真实的有这么一位儿媳,6年来,拖着不足90斤的柔弱身子,悉心照料着80岁、患有阿尔茨海默症(即:老年痴呆症)的婆婆。”张鑫耀介绍,2007年,刘瑾的婆婆患病后全身瘫痪失去自理能力,儿媳刘瑾每天都要面对婆婆大小便失禁……一个月下来,本就身子单薄的刘瑾一下子就瘦了10斤。为把婆婆照顾好,刘瑾与丈夫商量后,主动向单位打报告申请倒班,与丈夫错开上班时间便于轮流照顾老人。

每到饭点,刘瑾总是端来精心配制的饭菜一勺一勺喂到老人嘴里。丈夫说起自己的妻子就按捺不住内心的感动:“刘瑾才30多岁,这些年为了照顾老人,她没了属于自己的时间,更别说和朋友、同学一起出去旅游、打牌。有时,担心这样下去妻子刘瑾会和社会脱节,碰上两人都在家的时候,让她出去转转,但没一会她就赶回来,因为放心不下婆婆。”

2000个日日夜夜,“孝媳”刘瑾每一天都尽心尽力地照顾着婆婆,做到了不抛弃、不放弃,用行动谱写了新时代的人间孝道。

用榜样的力量引领居民孝敬父母

这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一个充满温

馨、孝顺和真爱的家庭。在山丹街东路社区,一位老人悉心照顾80多岁老母亲的故事在社区群众中传为佳话,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孩子都很孝顺,这个人就是周德文。

周德文一家三口和父母一起居住,父亲去世后,母亲就卧病在床,生活无法自理,因此每日除了上班,给老人喂饭喂水、端屎端尿、给老人翻身、擦洗身子便成了他的必修课。

由于没有正式工作,周德文靠打工维持一家人生活,朋友介绍他到外地打工,工资高很多,但为了照顾母亲,他婉言谢绝了。由于母亲长期卧床不起,身体皮肤多处溃烂,大夫告诉他,“像这样的病,只能保守治疗,住院无效”,为了照顾母亲,周德文辞去了工作,在家一心一意照顾母亲,他和爱人按时给老人擦身、上药、烤电、按摩。考虑到老人胃口不好,他和妻子变着花样给母亲做可口的饭菜吃,把食物煮得烂烂的,无微不至地照顾老母亲。在周德文的影响下,孩子也加入到照顾奶奶的行列。  

“‘孝媳\’、‘孝儿\’精心服侍老人的事迹,在社区群众中传为佳话,而他们的事迹也在影响着周围的人。”先锋路街道负责人表示,为了推动这项工作,街道推出“孝子”评选活动。既然街道、社区打造敬老工程,就应该替老人想的全面一些,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老人,街道社区开展不同的精神助老内容。如对高龄老人,开展科技助老,社区同事教老人学会使用多种电子触摸交费,让老人感受高科技的便利;针对低龄老人,社区举办不同类型活动,提供读书室和老年餐桌。(更多内容请点击大西北网西固频道http://www.dxbei.com/n/xigu/) 刘瑾照顾婆婆

新闻推荐

拱星墩街道加强人口信息采集工作

◇记者  李鹏关键词:拱星墩  人口信息采集鑫报讯  为进一步完善全员人口信息采集机制,提升街道全员人口数据库信息质量,拱星墩街道坚持夯基固本和创新争...

泾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泾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