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华亭河西:小镇大变局

平凉日报 李建军 吕娅莉 2017-07-11 21:32 大字

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雨雪天道路泥泞,出门难上加难……这样的日子,曾居住华亭县河西镇尹家沟的村民杨杰一过就是40多年。

最让他难以忍受的是,那时尹家沟没桥,只要下雨,沟道里一涨水,娃娃上学就得“人背驴驮”,经常缺课。为了让孩子念好书,10年前,杨杰狠了狠心,撂下锄头,锁上院门,带着老婆孩子走出了山沟,在镇政府所在的街道上租了别人的一间小房子,靠打工过起了背井离乡的生活。

生活发生真正的改变是在2014年。这年,杨杰依靠政府贴息贷款、项目补贴和自己的力量,筹集了15万元,盖起了6间平房和车棚安了家,结束了“流浪”生活。与杨杰一起安定在此的还有同镇建沟、景儿洼、新庄、新西等村的村民,他们依靠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等项目都搬出了山沟,住进了新房。

“搬出山沟后才知道外面的世界那么大”,住在同一个安置小区的新西村村民马继虎说,住在山沟沟里时,只知道靠天吃饭种庄稼,但是搬出来后,村民们还养牛、育苗、种药,把自己的路越走越宽。

河西镇地处华亭县西北部,西接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村民有养牛的传统。马继虎正在人畜分离养殖小区内给饲喂的6头牛添加饲料,去年9月建成的这座牛棚解决了他长期以来想扩大牛的饲喂数量,却苦于没有牛棚的问题。他说,今年的养牛收入不会少于2万元,这些钱能够支付刚刚考上大学的小女儿入学费用了。马继虎家的牛棚在河西村北沟社人畜分离养殖小区里,这里有8座牛棚,可容纳500头牛。小区远离农户住所,由政府统一选地,配套水、电、路,“现在地方大了,不但能多养,养起牛来还更顺手了”,马继虎说。

为了鼓励农户养牛,发挥龙头带动作用,镇上通过招商引资建成了全县最大的肉牛养殖基地——伦源牧业有限公司,今年养殖目标1000头牛。新西村绿源生态家庭农场300头养牛场建设项目即将开工、成华千头肉牛养殖场建设项目建成牛棚4座2400平方米,青贮池1座,办公用房8间,预计7月底投入运营。

驱车从河西、新庄、新西3个村一路向西,所到之处的农田里满目皆绿。油松、落叶松、香花槐、云杉等苗木在雨水的浇灌下“拼命”抽枝拔节;一阵清风拂过,扑鼻而来的是独活、大黄、川穹等各种中药材的独特香味。育苗产业是镇上近几年新推广的产业,由于该镇与泾源县接壤,镇上考察学习了泾源县育苗的先进经验,提出了建设育苗基地的想法。

中药材种植是华亭县的传统产业,为了让中药材种植为农民带来更大利益,镇上通过建产业基地、育龙头企业的模式,招商引进了悦辰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成了千亩药材基地1处,引进了辰兴有限公司药材风干室及初加工项目。

“目前,苗木繁育面积已达到9500亩,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600亩,肉牛饲养量达到8100头。”河西镇党委书记邓寅录告诉记者,基于已有的产业基础和不断地探索研究,今年全镇的产业目标主要围绕万亩药材镇、万头养牛镇、万亩苗木镇来开展,“现在看来,实现这‘三万\’都不成问题”。

有了产业支撑,稳定增收的渠道通了,群众的心也安定了下来。茶余饭后,杨杰与其他村民都会不约而同地拿个小板凳坐在大门口,不厌其烦地说一说这一切变化,“以前一门心思往外走,家就像个旅店,现在,日子有奔头了,要扎下根来过日子了。”言语中,感叹、满足、激动和骄傲都写在脸上。

新闻推荐

华亭县召开经济运行分析调度会

7月4日,华亭县政府召开经济运行分析调度会,深入分析当前全县经济运行态势,查找差距问题,为全面完成年度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华亭县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宏林参加会议并讲话,县委副书记穆冬梅,县委常委、常...

华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华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