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国宝”华亭曲子戏诞生与发展的几个问题(下)

平凉日报 2015-10-27 18:17 大字

□朱平

2、“窑场文化”对华亭曲子戏的影响。

“窑场文化”不仅对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产生影响,对安口这一方的文化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理所当然对华亭曲子戏的发展影响深远。

第一,赋予了华亭曲子戏开放包容的个性特色。窑场文化的多元性特色为华亭曲子戏吸收外来文化精华奠定了基础,大量吸收外来的、不同剧种剧目,被加以改造移植便成为华亭曲子戏剧目演出。如来自河北梆子的《钉缸》、来自秦腔戏的《张连卖布》等。

第二,丰富了华亭曲子戏的内容主题。“窑场文化”以产业工人为主,清一色的“光棍汉”,他们工作生活中的精彩段子、笑话、故事很快就成为华亭曲子戏演唱的内容。因而,在华亭曲子戏的传统剧目中,保留了大量市侩化的、玩笑似的“酸段子”“黄段子”,当然也不乏一些表演苦命人走“桃花运”的如《刘海砍柴》等,鳏寡艳遇的如《钉缸》等,婆娘拉是非的《两亲家打架》等。大戏里没有的,华亭曲子戏却表现的淋漓尽致。

第三,促使华亭曲子戏走向市侩化,成为民俗化了的语言绝唱。《善待人类文化遗产——对华亭曲子戏的观察与思考》一文已有论述,这里不再赘述。

第四,扩大了华亭曲子戏的影响力。“窑场文化”带动了当地戏剧的演出和繁荣,清朝中晚期安口不仅拥有专门的演出场所——红山镇戏楼,而且每年逢三月三、四月八、春节唱庙会。到了民国安口镇西街辛氏家族建起了全县第一个家庭剧团——辛氏班子,民国35年平凉平乐社演员高兴平牵头成立了安口新声社,华亭从此有了专业剧团。当时以唱华亭曲子戏为主的社班已多达20余个,分布在东华、西华、策底、山寨、上关、神峪等地。

四、大量“待补”进士、举人的文化加工

文人秀才的艺术加工是华亭曲子戏走向成熟的途径之一。从掌握的资料看,文人对华亭曲子戏的艺术加工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班底传承中的艺术加工。一种是将别的剧种或者故事进行改写移植,变成华亭曲子戏进行演唱;另一种是对现有剧本进行二次艺术加工,提高剧本水平;还有一种为表演艺术的加工,使其更受观众欢迎。据朱栋苍(1925——2011,已故曲子戏专家,《华亭曲子戏研究》作者)先生《粗议华亭曲子戏》提供的资料记载:民国初,华亭县东华镇张天河老艺人孟继孔(清末秀才)就以当地流传较广泛的故事改编出了《皇姑出嫁》、《白蛇盗草》两出曲子戏,从秦腔剧本中移植出了《李彦贵卖水》、《双官诰》等曲子戏剧目。东华镇范家庄老艺人沈进堂(清末武秀才)先学秦腔戏,随后投身于曲子戏表演,将秦腔戏手、眼、身、法、步、做、打等技法融汇于华亭曲子戏中去,他演出的《下四川》、《顶砖头》、《研磨》、《闹书馆》丑角戏,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2、传统剧本中的艺术加工痕迹。本人已在《善待人类文化遗产——对华亭曲子戏的观察与思考》做了系统论述,这里不再赘述。

五、口传心授的家族班底风格

1、以家族为基础的表演社班。华亭曲子戏诞生于我国封建社会末期,农村仍然比较封闭,村民“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妇女基本不参加文娱活动。搭班子学曲子戏主要以家族同辈弟兄或者姑表、姨表弟兄为主;偶尔有不同辈分的进班子也不能同在一个段子里演出。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进行戏剧资源调查时,这种倾向依然存在。

2、以家族亲戚为纽带的各社班互访交流,促成了流派的诞生。“社火走的亲戚庄子”。华亭曲子戏除了在本庄本社表演外,对外演出主要走的是亲戚路子,演的是亲戚庄子,久而久之,同源同派形成风格相近或一致的流派。到目前为止,华亭曲子戏在唱腔上仍然维持着以陈家河为代表的上关派、以正街为代表的安口派和以山寨几个班社为代表的北部派,各派有同有异,差别不大,但特色各异,在曲子戏的百花园里竞相开放。

六、春节社火文化的带动壮大

1、春节是华亭曲子戏的主要表演时段。曲子戏几乎全部集中在正月初四至二月初二这段时间演出,随后举行封箱仪式,直至第二年开箱,期间是不能动箱具的。

2、春节文化活动是华亭曲子戏的传承载体。

3、“走亲戚”习俗是华亭曲子戏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华亭曲子戏每年的演出信息、排练信息、都是靠春节走亲戚传递的;亲戚首先在拜年时提出邀请,演出班底选好吉日,以家族亲戚为纽带的各社班互访交流,促成了流派的诞生。社火走的亲戚庄选择吉日,回拜亲戚时告知对方,全村人就都知道了。

新闻推荐

今年华亭县依托陇原巧手示范基地成立了妇女手工编织协

...

华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华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