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华亭之资源的自省

平凉日报 2015-08-02 18:26 大字

华亭之

资源的自省

□范晓娟何义文

华亭与煤炭,天生缘分深厚。华亭的经济发展之路,就是煤炭工业萌芽、成长、成熟之路。从昔日的一煤独大、独臂擎天、一条腿走路的资源型城市,到跻身成长中的新兴工业化城市,华亭借煤炭之利而发展,因煤炭之势而转型,在“自省”的阵痛中“脱胎换骨”,自我修复、自我完善、自我锤炼,虽磨砺却快乐成长,历跋涉而步履稳健。如同一个修炼得法的武林高手,武功中的戾气消遁,功法日益圆熟、功力日益纯青。

转型之需,直面“煤挖完了怎么办?”难题

如果把甘肃比为横卧在中国版图上的一柄如意,华亭就是镶嵌在如意上一颗璀璨明珠。物华天宝,大自然给华亭最慷慨的馈赠就是埋藏在地下的丰厚的煤炭资源。

华亭煤炭开采历史悠久,素有“煤城”之称,是中国十三大煤炭产业基地之一,是全省重要的资源富集区和煤炭产业重点县,已探明煤炭储量33.7亿吨,境内有中国华能华亭煤业集团等煤炭生产企业9家,年产量达1400万吨以上,工业化指数达到64.3%。

煤炭产业是驱动华亭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到2011年,全县原煤产量1447.71万吨,工业经济上缴税金15.86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但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和所有的资源型城市一样,以煤炭采掘等原材料为主体的单一型产业格局,也让华亭面临着“成长的烦恼”。据测算,当华亭原煤产量稳定到2000万吨时,服务年限仅为50年。煤挖完了怎么办?

岂止如此,从2012年开始,煤炭工业开始直面市场挤压、监管挤压、环境容量挤压三重压力,各大煤炭企业处境日益艰难……

煤炭工业长期“一条腿走路”,第一、二产业发育迟缓,基础薄弱,县域经济走不稳、走不快,乃至无路可走的危机,从潜在到被预见、被担忧,到直面现实,速度快、攻势猛。单纯“挖煤——卖煤”的产业结构显然已是走到尽头的死胡同。如何跨过门槛,打破瓶颈,为县域经济发展杀条血路,冲出重围?

早转型早主动,不转型很被动。传统产业最终都会走上转型升级之路,这是市场的需求,也是自身发展的要求。县委书记孟小金说:“华亭作为西部内陆欠发达地区的煤炭资源型县份,经济发展不协调、不科学、不持续的问题十分明显,必须加快‘产业间\’转型和‘产业际\’转型,为子孙后代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一煤独大并非“一日之寒”,半个多世纪的成长和积淀,华亭煤炭产业无论从整体产业布局、工业内部格局,乃至基础设施、思想认识等都形成了规模、定势,是优势也是积习,可谓“冰冻三尺”。

转型是历届决策层共识,升级是“破茧化蝶”的必需,产业大船如何调头,转型之路如何铺就?县委书记孟小金在各种相关会议、不同场所向他的部属反复解释:“所谓‘产业间\’转型,就是推动能源工业向多元工业转型、粗放农业向精细农业转型、景点旅游向综合旅游转型;‘产业际\’转型,就是推动‘一煤擎天\’向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和旅游商贸‘三业并举\’转型。”

转型之路,解读工业转型的关键词

产业间转型给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华亭煤炭产业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宏观、中观、微观,华亭工业经济转型的各个层面都有关键词在跳动。例如优化、延伸、循环、环保、金色链条……

“优化布局”是第一步,也是第一个关键词。2009年,围绕建设甘肃最大的煤电工业基地这一目标,华亭县抢抓华亭工业园区被列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安口镇被列为全省循环经济示范镇的历史机遇,以打造陇东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核心区为目标,重新布局工业格局。

延伸产业链条、挖掘资源潜力、壮大产业集群这三句话的核心是“延伸”,这个关键词是“优化布局”的支撑、措施、途径,而支撑这句话的是华亭县委、县政府在政策、技术、项目等方面的着力倾斜。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宏林算了一笔帐:“近年来,华亭县财政累计列支工业发展基金7000万元,协调金融机构贷款6亿元,全力非煤企业发展,鼓励企业加大技术装备、生产工艺改造及先进技术开发应用的投入,从而带动全县工业经济走上‘以资源发展产业、以产业引带项目、以项目促进发展\’的新型工业经济发展之路。”

政府发力,企业给力。作为华亭矿区煤电企业的“大哥大”,华能集团华亭煤业集团公司、中水华亭发电公司等大型“国”字号企业,在工业经济转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20万吨聚丙烯项目是华亭县煤电化一体化发展的典型项目,也是全省煤化工产业链中最大、最前端的项目。该项目对中煦公司生产的甲醇进行深度加工合成,既加速甲醇就地转化,提高产品附加值,又为深度开发煤化工产品提供基础原料,进一步延伸了产业链条,实现煤炭原产品“吃干榨净”。华煤集团煤制甲醇分公司经理赵旭东说:“由原煤变身甲醇,再由甲醇加工成聚丙烯,产业链条延伸了,增值数十倍,身价翻几番。”此外,在国字号企业的推动下,矿机公司液压支柱修建、LED节能灯生产线等新兴非煤项目相继落户华亭。

第三个关键词:循环。华亭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苟建平说:“让包括煤炭在内的所有煤炭产品、工业原料,甚至工业‘三废\’最彻底、最科学‘吃干榨净\’的办法是实施循环化改造。”2011年12月,华亭工业园区被列入全国循环化改造示范区,计划用5年时间,总投资37.8亿元,对园区企业实施以节能减排为中心内容的装备改造、技术升级。

晨华公司新型速凝剂生产线项目,利用园区内豫华公司生产硅锰铝后的工业废渣作原料,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中水华亭发电公司煤矸石电厂和安口新安公司煤矸石制砖项目,可以将昔日堆积成害,既占用土地又污染环境的煤矸石或者发热发光,或者变成建筑材料,实现废物利用、变废为宝。同时,通过广泛利用煤矸石铺垫公路、铁路路基,工业广场和塌陷区回填等,年利用粉煤灰、煤矸石50多万吨,占当年产生量的50%以上。

“煤—甲醇—聚丙烯”、“煤—电—建材”、“煤—煤矸石—建材”等循环产业链在华亭的各个企业内、企业间和各个工业板块之间形成并日益活跃,华亭成为全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行区和试验区。

庆华公司陶瓷生产线总经理甄海清对循环化新技术做了一番对比研究:“与传统的煤炭直燃技术比较,公司烧制车间采用的煤气发生炉装置可以让热效率提高125%,煤炭消耗减少一半,产品综合成本下降20%。最重要的是车间不再浓烟滚滚、尘土飞扬……”

转型之美,黑色资源反哺出“绿色经济”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工业转型成功尝试,意味着县域经济转型迈出了举足轻重的一步,但仅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农业基础薄弱,长期短腿,嗷嗷待哺;城乡发展差距大,社会事业相对滞后,工业经济给与群众的实惠不多、公共财政的阳光并没有普照千家万户……对于诸多症结,华亭开出的药方是反哺,以工业反哺农业,以城市带动乡村,强力推进,统筹发展,让县域经济实现“华丽转身”。

华亭县每年以县财政总收入的17%列支“三农”领域,用以壮大农业特色产业、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拓宽农民增收渠道。2015年,华亭投资14.08亿元,实施重点农业项目6类85个,其中:9.6亿元用于实施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消除土坯房,90%的农民年底将告别土坯房,彻底解决吃水、行路、上学、就医等困难;4321万元用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用3.1亿元培育药材、蔬菜、核桃、草畜特色产业,农民一半以上收入不再单纯依赖煤炭产业。

旅游产业之所以被认定为华亭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接续产业,是因为除过煤炭,华亭还拥有丰厚的旅游资源,被誉为“第二宝藏”。延绵华亭西北,景色四季各异,兼具西北山野之雄浑粗狂与江南水乡之清秀典雅的关山,是避暑胜地和天然氧吧,奇石耸立、险峻绝妙、传说绮丽的莲花台,曲径通幽、山水相益的米家沟,佛窟奇葩石拱寺等以天赋美景和深厚人文积淀引人入胜,华亭曲子戏、皮影戏、华亭美食等以特色鲜明、风情浓郁耐人寻味。

开发旅游产业是转型,也是华亭继挖煤之后的第二次“探宝”、第二次创业。这几年,华亭陆续打通了莲花台旅游专线,先后建成玄凤山、秦皇祭天广场、莲花台景区游客服务中心、莲花台风情苑、雷神山生态园、南汭河风情线、三线文化体验园和莲花台4A级旅游景区,米家沟生态园、莲花湖公园、双风山公园3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初步形成了以南汭河风情线为轴线,东起石堡子,西至莲花台的“十点一线”发展格局。今年第一个黄金周,华亭县各旅游景点接待游客4.26万人,旅游业收入3348.4万元,“诗画关山、山水华亭”的旅游品牌彰显了自己的魅力,也为华亭正在走的转型升级之路是否科学、是否经得起时间检验提供了佐证。

安口镇南山村党支部书记朱兴天说:“现在,村里办事有新村部,农民住的新房子,水、电、网畅通,购物、看病、上学就近可以解决,健身娱乐有体育场、乡村舞台。”

朱兴天道出的只是华亭用发展成果创办民生福利的一小部分。华亭县每年以10亿元左右的财政预算用于民生和社会事业,相继建成了华亭新一中、新医院,改造扩建了中医院,职教中心新址、体育运动公园等项目正在建设,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教育、卫生、文化等紧贴群众幸福指数的领域。

新闻推荐

红色华亭的抗日救亡运动

...

华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华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