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个人民警察的“辩证法”

平凉日报 2015-03-12 18:41 大字

□本报记者何义文

从警27年,从一名普通警员,到基层派出所负责人,再到今天的刑警队长,华亭县公安局孙永录实践着偶然与必然的辩证法。

尽管办过的大小案件已无法计数,但他印象深刻的有三个“偶然”:第一个“偶然”是,涉嫌故意杀人的湛某为了逃避法律制裁,借用亲戚的名字和身份证亡命天涯。12年时间,干警们始终没有放弃。在2013年清网行动中,有人提供了湛某行踪,孙永录带领一班人马,前往宁夏自治区,在一处集市蹲点三天,将出外购买生活用品的犯罪嫌疑人“偶遇”并抓捕。

第二个“偶然”是,具备一定反侦查能力的涉爆案嫌疑人李某,为了躲过警方的“法眼”,行踪十分隐秘,而且“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辗转逃亡山西、内蒙等地。干警们在一边做大海捞针般的技术侦查,一边一次次走访嫌疑人家属,给家属讲法律、做工作。孙永录说,为了寻找其下落,干警们去李某家的次数比回自己家还频繁,不知道磨破了几双鞋、费了多少口舌。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干警们再次前往李某家时,恰好将刚刚回到家里,一杯热水都没有喝完的李某“偶遇”在了家里。这概率比买彩票中大奖还低,干警们当然比中奖还高兴。

第三个“偶然”是,一个多地流窜实施麻醉抢劫的犯罪团伙,在华亭境内犯案后,狡猾的嫌疑人神出鬼没,妄图声东击西以逃避恢恢法网。在宁夏石嘴山作案后,立即被警方锁定目标,严密监控并实施追踪。经过半年时间奔波,当嫌疑人在贵州某地一ATM机上取款时,被干警们通过网络视频“偶遇”并确认身份,随即配合当地公安实施了抓捕。

在孙永录所经历的真实的警察世界,丝毫没有警匪大片里描述的那样惊心动魄、跌宕起伏。在社会法治建设日益进步、文明的今天,警察办案不能仅仅依靠大脑,还需要一双行万里路、跑千家万户的“飞毛腿”,需要能苦口婆心、循循善诱的“铁齿铜牙”,需要苦水能咽、受气能忍的“橡皮肚子”。遇到案子,各个器官都不能闲着,一次次大海捞针般地摸底调查、排查筛选,反复核实,一次次蹲点守候、苦苦周旋,再辅助以各种技术手段,才能让案情真相大白,才能让每一个案件都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这样的偶然,都是干警们脑力、体力长时间、高消耗、大强度集聚出来的“必然”。没有铁杵磨针的坚毅,没有大海捞针细致,没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气,所有的偶然只能像守株待兔的故事那样结局。

在偶然与必然不断地、反复地对立统一、生动实践中,孙永录等一干人民警察们坚定履行着“保一方平安”的承诺。截至2014年底,华亭境内发生的42起命案(包括5起陈年积案)全部告破,华亭公安用必然与偶然的辩证法,践行了“命案必破”的庄严承诺。仅仅2014年一年,华亭县共立各类刑事案件714起,破获刑事案件42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7名,打掉了以任某为首的恶势力犯罪团伙,及时消除了影响,维护了社会稳定。破获经济案件3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名,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900余万元。坚持刚性追捕和柔性规劝、网上追捕与网外作战相结合,全警围剿抓获各类在逃人员88名,其中外省逃犯11名,部督逃犯1名。

孙永录也在这种辩证中成就着自己:2010年被评为全省优秀人民警察,2011年被评为华亭县十佳人民卫士,2011年、2014年两次荣立三等功……这些荣誉的取得,相信绝不是偶然。

新闻推荐

特色学校创建活动为华亭教育注入了活水成为推动华亭教

...

华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华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