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项目给我“赠”新房

平凉日报 2015-01-07 18:49 大字

□本报记者何义文

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30岁的冯勇办成了一件大事:在街区买了一套楼房。但用冯勇的话说,这套房子不是买的,是项目“赠”的。

冯勇是华亭县上关乡塄坎村人,家里原来有6间已经住了20多年的土坯房,破旧简陋倒是其次,重要的是眼看孩子马上就该上幼儿园了,村里距离乡幼儿园还有近10里路。去年,乡上在街区搞小城镇建设,结合搞了移民搬迁,小冯瞅准机会,在街区购买了一套200多平方米的小二层楼房,还带着小院子、大门。

冬日清晨的一抹阳光暖暖地照进二楼客厅,冯勇边晒太阳边“晒”起了自己的喜悦:“这套房子我掏了17万元,易地移民搬迁项目配套了3万元,农村危房改造项目配套了1.25万元,贴息贷款帮了5万元,家里卖核桃收入了1万多元,这10万元都是托了项目的福,沾了产业的光。”负责建房施工的建筑公司经理曾国度接过了话头:“当初这些房屋搞项目预算的时候,乡上、县上都说要减轻农民负担,不能赚农民的利润,把造价抠了又抠、压了又压,一直减到只给我留下了人工费、施工费。”西庄村支书刘毅说:“冯勇他们的房子是乡政府统一招标的,个别同样规格由农户自己施工建设的,总造价比这个高4万多元。这笔钱是通过项目管理省下来的。”

“都是托了项目建设的福!”冯勇重复着这句话。他又揭开了一个秘密:“去年我在这里干活,工资收入抵了3万多元。现在只剩下4万元借款、5万元贴息贷款了,乡上今年在这里还要建设二十四节气养生坊、温泉度假区、公租房续建等项目,只要我好好干,今年就能把欠款还清,明年就能把贷款还清。”因为激动,他泛红的脸色、腼腆的声音里传递着一个信号:幸福。冯勇是个塔吊工,干活勤快踏实,项目建设给了他发挥特长的机会,顺便也给他“赠”了一套新房。

新闻推荐

“菜二代”的致富路

...

华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华亭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