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牛状元”的“登顶”之路

平凉日报 2014-08-27 19:04 大字

□本报记者张小兵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华亭县西华镇西塬村47岁的村民潘峰辉,养牛14年来,凭着一股闯劲、韧劲、钻劲和干劲,从“小牛倌”一步步发展成为当地赫赫有名的“牛状元”。

金秋八月,踏着醉人的绿,走进西塬村汭源肉牛养殖小区,探访了这位“牛状元”14年艰辛又充实的“登顶”之路。

“生活在山里的人,祖祖辈辈都有养牛传统。我从小就放牛,不但积累了一些养牛经验和知识,对牛也有了一定的感情。”潘峰辉说,“人还是选择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好。山里宽阔的草场和丰茂的水草也为发展养牛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靠山吃山,我认为养牛还是能发家致富的。”

凭着这份感情和信念,2001年,潘峰辉接过父辈传下来的“牛事业”,从信用社贷了3万元,拆掉土牛圈,盖起了砖牛棚,买来了3头黄牛,走上了“牛倌”之路。

提起当初贷款养牛的决定,至今潘峰辉百感交集:“当时这样做,可以说是破釜沉舟,因为家里穷,如果有个啥闪失,对自己养牛的信心和家庭都是很大的打击。”盖起牛棚,下定决心,潘峰辉便一门心思扑到了养牛上。“养牛是个细心活,也是个技术活,一点一滴都马虎不得。”为了学习更加科学的养牛技术,他找来很多关于养牛方面的书籍,边学边干,慢慢摸索牛的生活习性、掌握牛的生长特点。天道酬勤。养牛的第一年,他便获得了近1万元的利润,尝到甜头后,他更坚定了靠养牛发家致富的信心。

“虽然继承了父辈养牛传统,但要想养出特色干出成绩,必须不断学习,使自己成为行家里手。”潘峰辉说,“过去传统的养殖技术已经落伍,必须依靠新技术。”后来近九年的“牛倌”路上,他购买了大量养殖方面的书籍,并自费到陕西陇县、平凉白庙等地拜师学艺,掌握了肉牛繁育、喂养、育肥、疾病防治等一整套技术,从一个“门外汉”逐渐成长为地地道道的“牛专家”。同时,他逐年加大养牛投入,扩大养牛规模,改进养牛技术,牛棚从3间扩展到6间,牛存栏量从3头发展到20多头,效益连年提升。家里也盖起了小康屋,添置了农用车、铡草机、液晶电视……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0年,“牛倌”潘峰辉的养牛之路迎来了黄金期,跨上了“高速路”。为了鼓励和支持养牛大户抱团发展,走合作经营之路,西华镇在西华村建起了大规模的华源养殖小区,潘峰辉和他的20多头肉牛喜迁“新居”,从此走上了规模化、“扩张式”发展之路。到2012年,潘峰辉在华源养殖小区的牛存栏量达到67头,年纯收入达到了10多万元。

“我在华源养殖小区3年间牛存栏量和出栏量比过去9年养殖的总和都多,规模上去了,效益也比过去好多了。”潘峰辉喜滋滋地说,“如果说过去9年养牛是波浪式前进,那么这3年就是螺旋式上升。”

2013年,为进一步提高养牛技术含量和扩大养殖规模,西华镇在西塬村修建了现代化、高档次、大规模的汭源养殖小区,潘峰辉和他的肉牛“二迁新居”。

走进新厂区,宽阔平坦的院落里,只见一幢幢宏伟气派的牛棚整齐排开,一个个饲料池里散发出浓浓的青草香,牛棚里一头头健硕肥大的肉牛正悠闲地啃着青草。“今年,我一共养殖西门达尔、夏洛莱等肉牛140多头。目前,已经出栏了66头,存栏还有70多头。同时配有畜牧兽医顾问一名,防治员一名,饲养员3名。”潘峰辉介绍说。

经过14年的艰辛攀登,潘峰辉现在成了西华镇最大的养牛专业户,完成了“牛状元”的“登顶”之路,不仅为自己的家庭撑起了一片晴空,还为全镇乃至全县规模化养牛探索出了一条科学之路。“福居‘汭源’养殖小区,我希望我的牛产业像汭河水一样源源不断,一浪高过一浪,一年旺过一年。”

新闻推荐

华亭县开展劳动法律知识竞赛活动

...

华亭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华亭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