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探寻古陶村

甘肃日报 2012-10-11 00:26 大字

□ 石巨福

千里陇原之东的华亭县,有个声蜚西北的古镇叫安口窑。她从历史的深处一路走来,迄今已演绎了数千年的传奇和美丽。

居安口街道以北,与镇区隔南川河相望的古瓷村名叫窑头镇。名曰镇而非镇,实为甘肃四大名镇之一的安口镇高镇村的一个自然村。顾名思义,这里因陶建村,因窑得名,以手工制陶烧瓷为村民唯一主业。窑头镇的村落沟壑梁屲峁岔崾岘自自然然,并无奇异之处。作为窑头镇建筑基本风格,陶土夯筑的土坯平顶民居星星点点,错落有致地布撒于山间绿海花丛,坩泥、陶土和岩砂混合铺筑的窄小崎岖山道密集如网,逼逼仄仄,很自然地束山系岗,布满山体,连接着屋舍和山下小桥。房前屋后、窑畔垄头,吸收当年制陶人残存的心血和汗水的、齐腰深的野草张扬萧瑟和寂寥,郁郁葱葱的桃李杏桑迎风弄影,在刮了千年的山风里娓娓述说着曾经的荣光,留下了深深的喟叹。树旁屋侧,小麦、胡麻、玉米、大豆都在旺盛地生长,篱笆园子藏不住鲜嫩的菜蔬瓜果飘逸着成熟的香气。

安口镇素有“陇上窑”之称。据明代赵时春考证记载,陇上窑始于周代,距今至少有3000年历史。唐代时华亭为全国重要的瓷器产地。宋代安口窑开始烧制黑瓷铁锈花和青瓷并上贡朝廷。华亭陶瓷极盛时期是明代,烧制的青花瓷颇负盛名,《天工开物》将华亭窑口列为中国北方三大窑之一。而到明末清初时,烧制技术日渐衰落。晚清至民国,由于时局动荡,战乱频频,各地瓷工艺人流落安口带来新的技术工艺,使安口陶瓷再度兴起,年产陶瓷90余种700多万件。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改造私营窑厂,先后办起陶瓷厂和电瓷厂,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窑头镇就是陇上窑发源地和制陶中心之一。踯躅于这片古老的山峦,我仿佛看见大小陶窑遍地排布,滚滚浓烟遮天蔽日,听见了制陶的转盘、拉运陶土的车轮的“吱吱”声和窑口木料在烈焰中的“噼啪”声,鼻孔中已然窜进了陶工的汗液、解除疲乏的旱烟和木料焚烧夹杂的味道,一车车陶胚有序装窑,一车车陶罐瓷盆从这里装车,消失在古道岔口、深山茂林中,行销到各地的深宅大院和百姓家里。

收住思绪,回到眼前,陶瓷历史文化已深深埋进这片土地,嵌入了简单而朴素的民居建筑,流入了一代代陶工的血脉里。随便走进一户,都能看见形状、色彩、功用各异的陶瓷用品,他们很少用金属和塑料做用具,锅碗瓢盆瓶勺罐缸,乃至工艺装饰品,都是陶瓷的。这是古陶村人最重要的生活用具,假如将所有的陶瓷用品撤走的话,他们的生活将会瘫痪。

朴素的村民,最大限度地将陶瓷用于建筑:青苔斑驳的院落围墙用缸整齐码起,房子基础是烧制陶瓷的基座和模具,墙面镶嵌着好看的瓷片图案,垒石头墙用瓷片做垫脚……所有土生土长的建筑,都有陶瓷的影子,这里充分做到了物尽其用、变废为宝。而这些地基、墙头、屋檐和泥土中的盆盆罐罐、陶瓷碎片,都在无言地向人们陈述,这里曾是一处规模不小的陶瓷制作场所。垄畔塬头、青蔓之下、泥土之中,到处是瓷片、窑渣。出门跌一跤,也抓一把陶瓷碎片,啃一嘴烧得泛红的泥土。经过无数历史和自然风吹雨打,完整的窑口已荡然无存,几口破损的馒头窑孤独地突兀在民居间、树丛中,无言讲述着时代风雨、历史变迁。朝霞里,夕辉中,古老的村落明光闪闪,熠熠生辉,那是陶瓷散发的神秘的奇异之光。

山下新农村建设正烧得火热,由于地理位置及交通约束,陶工后裔们的生活依旧很清苦。部分村民已搬下山住上了漂亮房子。留下的,大多数是和“罐罐墙”耳鬓厮磨了将近一个世纪的老人,他们住惯了冬暖夏凉的土坯房,看惯了贴着瓷片的风景,陶瓷情结已最大限度地融入到他们的骨子里,在每个人的血管里奔涌了上千年的爱恨情仇、喜怒哀乐。因此,他们仍旧坚守着这片曾经出金产银的土地,守望着制陶卖陶的希望的复兴,不离不弃地享受着制陶鼎盛期遗留下来的荣光。

令人欣喜的是,如今陇上窑并不会一直这样消沉下去,复兴当年光华的希望已然在不远处升腾。我们下山来到安口镇街道,改制后的陶瓷电瓷厂机声隆隆,生机一片。陶瓷、电瓷、工艺美术瓷、砂器生产线技术革新,全部有序运转。在这些现代化的作坊车间,活跃着的不仅有来自古陶村最古老的陶工后裔们,还有古陶村一代代延续下来战天斗地、渴望美好的一股精神力量。

新闻推荐

华亭为农民工清欠工资355万元

本报华亭讯(通讯员张小兵)春节临近,为确保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华亭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农民工工资排查清欠活动,共查处劳动争议案件27起,为460名农民工清欠工资355万元,清...

华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华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探寻古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