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位农村妇女的人生“蝶变”

平凉日报 2016-08-24 00:00 大字

□韩胜利张译心

《山海经》里的夸父,因追赶太阳,渴死在了半路上,丢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这个神话感人之处就在于讴歌了夸父追赶太阳的顽强拼搏精神。在崇信县南部山区的黑河岸边,就出现了一位像夸父一样执着追求人生梦想的人,她就是崇信县振兴演艺公司经理钟银娥。

钟银娥今年63岁了,从13岁开始学戏到自己创办振兴演艺公司,已经走过50年风雨历程。从小她受爷爷和父亲的熏陶,对唱戏有了浓厚的兴趣。1966年钟银娥跟随崇信县剧团马长春老师学艺,走上了唱秦腔的艺术之路。在几十年的风雨人生征途中,她像一棵扎根大地的树,努力生长,汲取养分,从小旦唱到正旦再唱到须生,她付出了常人不能体会的艰辛。1995年,钟银娥创办了振兴秦剧团,而振兴秦剧团的前身,则是由钟银娥牵头的几个秦腔爱好者自发组成的自乐班。当时,钟银娥看到乡亲们文化生活匮乏,又这么喜欢听戏,于是个人为自乐班出钱4万元,购买了戏服和演出道具,为乡亲们义务演出。常常是梆子一响起,戏台前的空地上,就站满了人。自乐班有了名气后,经常被邀请到庙会或商品交流会进行演出。自乐班逐渐有了收入后,钟银娥和丈夫商量,就创办了振兴秦剧团,投入15万元,为秦剧团招收演员,添置布景及舞台设备设施。2014年,她又在秦剧团的基础上,成立了振兴演艺公司。现在,公司固定资产已达到30多万元。

万事开头难。随着演职人员增加,所有的开销也随之增多,单单为演员发工资这一项,就花费了40万元。钟银娥没有固定工作,丈夫王志忠每个月的工资,都被垫进员工工资里,而她在赤城乡街道仅有的一套住房被作为抵押资产从银行贷款20万元来经营公司。平时她和丈夫省吃俭用,生活清苦,但看到每次演出能给那么多人带去快乐,她就感到满足和欣慰。

今年7月20日傍晚,由丈夫王志忠担任导演,钟银娥和赤城乡村民王挺玉联合创作的现代眉户剧《父母官》,在平凉广成驿站广场成功上演,受到观众的好评。演出完毕,观众拉着演员的手说:“这样的好剧,你们应该多演几场。”

笔者在采访中得知,除了在崇信演出外,钟银娥还经常带着演艺公司演职人员到泾川、灵台和崆峒区部分乡村演出,演出次数多达740多场,而且多是为乡亲们义务演出,不收一分钱。而她本人为传承古老艺术,带出徒弟140多人。在她公司的办公室里,挂满了大大小小的锦旗,提起这些,她自豪地说:“这些锦旗,都是群众送的,听到群众的赞扬,我们演出也更加卖力。”

钟银娥对笔者说:“我所追求的不是金钱,而是让大伙开心快乐,把秦腔这一传统艺术一代代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新闻推荐

崇信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

崇信讯今年以来,崇信县严格规范土地管理,继续坚持实施节约集约用地,进一步加大土地监管力度,科学用好、管好每一寸土地。该县通过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将保护责任...

崇信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崇信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