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人:百年之后我们去哪儿?
又到一年清明时。每当这个时节,人们总会前往墓地,祭奠逝去的亲人。对于逝者而言,小小墓地,不仅是他们最后的归宿,也是亲人表达哀思的去处。然而,近些年随着平凉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公墓墓穴不断减少,墓地价格逐年上涨等因素影响,使得许多市民开始担心:百年之后我们去哪儿?
眼下,平凉市有多少处公墓?墓地价格和陵园管理如何?传统“入土为安”的观念是否还占有主导地位?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对全市公墓及殡葬服务业现状进行了采访调查。
□本报记者秦玉龙实习生杨曼艺
公墓价格居高不下最低一万七最高四万多元
前日,记者对崆峒区龙隐寺公墓和南山陵园进行了走访。据了解,这两处公墓的价格基本分为6个档次,最低的为1.7万元,最高的达到4.18万元,平均价为3万元左右。
采访中,记者在龙隐寺墓园一处平坦地方看到一排排高耸的墓群,墓地周边松柏环绕,地面设施建造精美,相比下面坡地上的墓群,这些墓穴显得比较“豪华”。正在这里为老人看墓地的市民刘先生认为,公墓价格有点高,一个双穴墓8平方米,按照均价3万元计算,每平方米就是3700多元,比平凉城区某些商品房的价格还要高。
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经营性公墓2处(崆峒区龙隐寺公墓和南山陵园)、县城公益性公墓2处(华亭和泾川)、村级公益性公墓一处(崆峒区吴岳村)。其中,龙隐寺和南山陵园是全市最大的两处经营性公墓,占地530亩。龙隐寺公墓占地270亩,1999年建成投入使用,墓穴设计总存量10996穴,目前土葬墓剩余1254穴,骨灰墓剩余282穴。南山陵园占地260亩,2008年建成使用,设计总存量12280穴,目前土葬墓剩余2517穴,骨灰墓剩余426穴。
也就是说,两处公墓合计只剩下6000多个墓穴,而平凉城区现有人口约30万,按照千分之六死亡率计算,每年正常和非正常死亡人口近2000人,三年后龙隐寺、南山公墓就将“满员”,“人多墓少”的矛盾十分突出。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平凉市的殡葬服务设施收费主要涉及崆峒区,基本上属于独家垄断经营,在公墓定价上由经营者说了算,缺乏市场竞争,所谓的政府定价和指导价,是殡葬服务单位报到物价部门的备案价格。此外,公墓建设用地审批难,也是公墓建设推进缓慢的主因之一。
全市每年火化200多人“入土为安”观念已是根深蒂固
采访中,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虽然老母亲年龄只有60多岁,身体尚好,但考虑到公墓价格年年涨的现状,去年就为母亲在龙隐寺公墓买了一处墓地,花了2万多元。他认为,中国人讲究“入土为安”,平凉人的观念相对保守、落后,百年之后土葬估计是大多数人的选择,愿意火化的人并不多。
记者获悉,早在2012年6月,市上就出台了《平凉市殡葬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殡葬管理应积极地、有步骤地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土地、保护环境的原则,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但从记者在公墓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土葬依然盛行,土葬墓的销售依然抢手,而骨灰墓销售则相对惨淡。就拿龙隐寺公墓为例,公墓建成17年,已出售土葬墓7552穴,出售骨灰墓只有1908穴,一年只卖出112穴。土葬墓一年卖出的数字,是骨灰墓的四倍多。
与此同时,土葬改革推行也是举步维艰,农村乱埋乱葬问题突出。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有集中安葬墓区1105个,散布坟头23.7万个。集中安葬墓区80%以上为包产到户前所建的传统安葬点,占用的多数为山坡地和荒地。散葬墓多为近年来的新墓,基本都在农民自己的承包田里。按照省上公墓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在农村要建设集中安葬区,但从平凉市各县(区)推动的情况看,这项改革措施进展十分缓慢,或者说毫无进展。
对此,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认为,长期以来,平凉城乡群众生态安葬观念模糊,对死者的后事安排一直遵循“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大多希望能将去世的亲人遗体完整安葬,对火葬的现实难以接受,导致推行火葬不力,进展不大。虽然从2012年起,就将全市47个社区,25个行政村分别划入了平凉、华亭和静宁三个火葬区,覆盖人口达50多万人,约占全市人口的22%,但据统计,全市每年火化遗体基本在200具左右,火化率仅为7%。可以说,殡葬改革在平凉城乡的推行,任重而道远。
南山殡仪馆建成后平凉城区将禁止举办丧事
最近《平凉周刊》编辑部接连接到市民投诉,反映有人在小区里搭建灵堂,举办丧事,而且半夜里吹吹打打,惊扰得四邻不宁。记者调查发现,在平凉城乡不时可见大办丧事的“热闹”场面,村道上,居民小区里,到处摆满了花圈,歌舞声、唢呐声通过高音喇叭传出,附近住户深受噪音污染之苦。同时,一些市民在为亲人办理丧事的过程中,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歪风的盛行。
对于这种现象,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全市只有崆峒区和华亭县建有殡仪馆,可供群众举办丧事和追悼仪式,其他县都没有殡仪馆。为满足中心城区群众多元化的殡葬服务需求,市上于2014年开工建设崆峒区殡仪服务中心,已于去年底全面建成,投资总额达2700万元,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主要包括殡仪馆、三层综合办公楼、两层服务中心、祭祀区等,目前正在购置相关配套设施,计划在年内全面投入使用。该项目投入使用后,能有效缓解中心城区群众多年来无治丧场所、沿街或在居民小区搭设灵堂、纷繁扰民等突出问题。届时,中心城区将全面禁止在住宅小区或公共场所举办丧事和追悼仪式活动。
另悉,为了方便中心城市居民祭祀出行,去年又投资100多万元,拓宽硬化了通往龙隐寺公墓的主要道路,新修了停车场等公共设施。按照规划要求,“十三五”期间,全市各县都要建设一处公益性公墓和殡仪馆,村社要建有集中安葬区,实现殡葬服务设施全覆盖。眼下,灵台和崇信县已经启动了县城区公墓及殡仪馆建设项目。
龙隐寺公墓门头上悬挂着提倡文明祭扫的宣传横幅。
一束鲜花寄哀思,鲜花祭扫已成文明新风尚。
新落成的南山公墓祭祀厅。
崆峒区南部山区,田地里的“乱坟岗”。
本版照片由本报记者杨昕摄
新闻推荐
...
崇信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崇信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