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信:打“组合拳”推动***
崇信:打“组合拳”推动***
本报记者 陈泳
崇信县是全省17个插花型贫困县区之一,2014年年底全县仍有贫困人口1.49万人,贫困面达18%。如何实施好***精准脱贫工程,实现与全国同步迈入小康,是摆在县委县政府面前的艰巨任务。
2015年,崇信县明确提出了率先在平凉市实现小康的奋斗目标,实施易地搬迁,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推广油用牡丹种植,发展新型富民产业;着眼共建共享,优化公共服务……在扶贫攻坚战中打出一套特色鲜明、亮点频现的“组合拳”。
实施易地搬迁工程,让贫困户走出山沟沟
新窑镇地处崇信南部山区,全县的煤矿几乎都集中在这一带。
虽然这里的群众靠在附近的煤矿打工挣些钱,但由于煤矿务工人员受年龄、身体状况和招工名额等限制,务工时间都比较短。再加上山区村庄地处偏远,道路难行,农产品也运不出来。因此,全县一共15个贫困村,在新窑镇就有6个。
6个贫困村,900多户、3000多贫困人口,新窑镇成了这个插花型贫困县的贫困连片地区。
“从镇里坐车回家,就得好几个小时。”杨安村村民孙建军说。和孙建军一样,许多在煤矿打工的山区群众,因为回家的路远,平时无法照顾家里。“家里的情况也不怎么样,大多数村民的房子都是二三十年前盖的土房子,有些人家连院墙都没有……”村支书孙治科说。
困在山里没出路,不如搬到川区发展。崇信县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转2版)
(接1版)制定了***移民搬迁项目总体规划,通过政府补助、项目配套、银行贷款、群众自筹等方式,对立地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居住分散、扶贫成本过高、就地脱贫困难的6个贫困村19个社整体搬迁,修建了赤城移民社区和周寨、戚家川两个移民安置点。
在离新窑镇不远的黑河川道旁,安置了41户贫困户的周寨安置区已建成。走进村民毛志明的新家,只见按统一标准修建的5间砖瓦房既宽敞又明亮,外墙上贴着时尚美观的瓷砖,气派的大门能进车,自来水通到了厨房里……
“我家条件差,在山里只有3间土房。有时候,种的庄稼一晚上就被野猪、獾子害完了。”看着新家,毛志明乐呵呵地说,“这么好的房子,除去各项补助,我才花了不到10万元。”
在占地170多亩的赤城移民社区,大部分房屋的主体工程已在封冻前完工了。“这是我们镇最大的移民安置点,明年建成后可一次性安置贫困村群众188户599人。”新窑镇镇长杨宏介绍说,根据政策规定,每户在享受政策补助的基础上,还能享受贴息贷款。另外,鳏寡孤独、智障残疾等贫困人口可以入住社区内的幸福家园,由政府集中供养,这也有效解决了群众因建房返贫的问题。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发生巨大变化的不仅仅是新窑镇,崇信县把改善基础设施作为扶贫攻坚的关键,紧盯全县15个贫困村整体脱贫这一目标,加快实施农村道路通畅、饮水安全、土地整理、易地搬迁等工程,解决群众行路难、用电难、吃水难等突出问题,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发展油用牡丹产业,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
贫困地区要真正脱贫,必须有富民产业作支撑。培育新型富民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是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的关键所在。
崇信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适宜于牡丹种植、生长和繁育。继传统的牛、果、菜等主导产业之后,崇信县抢抓甘肃省大力发展油用牡丹的机遇,如今,让油用牡丹成为全县的又一新型特色富民产业。
2015年,该县引进万亩油用牡丹示范区建设项目,目前已投资1.3亿元,建成育苗基地和种植基地1.2万亩,落实育苗基地2808亩。在产业发展条件较好的黄花乡、锦屏镇、黄寨乡集中连片种植。
冬日里的黄花塬上浓雾弥漫,平整的土地一眼望不到边,一株株细小的油用牡丹幼枝在泥土的包裹中进入了梦乡。黄花乡乡长秦均海介绍说,黄花乡一直没有上规模的主导产业,群众常年以“靠天吃饭”的种粮为生。他说:“从去年起,我们乡有6000多亩地种了油用牡丹,与华信公司签订流转合同的有5000亩。公司已经兑付了第一年的土地流转费用278万元,其中,有121户贫困户拿到了流转费共60万元。”
“土地流转费拿到手了,大家还能去地里栽苗子挣钱,随便打一天工,就能挣70元。”看到村民们靠种牡丹挣了钱,黄花塬村村支书李居仁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村民李福田自幼腿部残疾,干不了重活,全家5口人靠务农生活,日子一直紧巴巴的。去年村里种油用牡丹后,李福田把20亩地全流转了出去,收入1万多元。“我和母亲两个人还栽了2个月的苗子,收入了1万多元。”李福田高兴地说道,“开春以后,这些牡丹还需要田间管理,活也不重,估计一年还能挣2万元呢。”
此外,铁皮石斛和香菇也是崇信县着力发展的“新型产业”。“铁皮石斛的栽植期为5年,收获期为3年,按照当前的市场价格,预计每座日光温室年收益在30万元左右。”新丰园科技有限公司经理孙行录告诉记者。该县在锦屏镇枣林村流转土地110亩,年生产菌棒100多万棒,辐射带动农户种植90万棒,使更多的农民通过种植香菇增收致富。
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打通贫困村“最后一公里”
文化体育、科技培训、环境治理等公共服务是各地贫困村发展的一块短板,直接影响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农村经济的整体性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在深入推进***的进程中,崇信县从农村和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服务项目着手,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让贫困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社区建成后分农户住宅区、公共服务区和绿化休闲区,社区面积这么大,得在广场立个导览图。”新窑镇党委副书记路喜龙给记者介绍说,赤城移民社区配套了总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的幼儿园、卫生所、日间照料中心、电子商务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实施光纤入户工程,实行雨污管道分流,分户简易供暖。“这是城镇社区的建设标准,设施一应俱全,将来会更加方便群众,彻底改变山区群众的生活质量。”路喜龙说。
锦屏镇文家咀村虽然离县城不远,但由于坐落在半山腰,群众的种植、用水、行路等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2015年,文家咀被确定为省列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村后,该县对居住环境恶劣的困难群众,采取集中修建住宅方式搬迁安置,同时还改造了村里其他80户危房。现如今,去过文家咀的人都说村里大变了样,不仅仅是房舍焕然一新,连以往村里没有力量关注的公共服务设施都配套齐全了。
“村里有了这么大的变化,我们发展的劲头就更足了。”村支书文社良说,“这不,电信公司的人这两天在为我们村拉宽带。很快,我们不但可以上网,村里的电子商务也能搞起来了。”
由于村里信息闭塞,没有幼儿托管场所,孩子们的学前教育跟不上,有的村民甚至在县城租房子供孩子上幼儿园。文社良说:“县里计划今年给我们村建一所幼儿园,开春就动工。看到自己的下一代能在家门口接受良好的教育,村民们都特别兴奋。”
两公里的山路硬化了,排洪渠建成了,村卫生所、文化广场、篮球场、健身器材都有了……文家咀村喜人的变化,正是崇信县在***中解决农村村级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的缩影。
新闻推荐
(上接第1版)富民强县建设幸福美好新家园“今冬西红柿价格好,现在已经收入了2万多块钱了”。在锦屏镇于家湾村的大棚里,正在采摘西红柿的菜农于红艳对记者说。去年,崇信县财政列支2...
崇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崇信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