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生态新崇信

甘肃日报 2016-01-19 07:37 大字

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生态新崇信

“十二五”期间,崇信县精心打造山水龙泉、养生崇信旅游文化城市名片。李桂红

李桂红

“十二五”期间,崇信县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各项改革、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战略任务,坚持牛果菜富民、煤电化强县,全力以赴抓项目、兴产业、强基础、惠民生、促统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迈出了富裕文明和谐生态新崇信建设的坚实步伐。

加快产业扩量提质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十二五”期间,全县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630项,过亿元项目32项,项目投资和招商引资到位资金总额双双突破200亿元,分别是“十一五”期间的2.4倍和2.7倍。全县地区生产总值比“十一五”末增长63%,由17.4亿元增长到28.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翻番,由3.4亿元增长到7亿元;公共财政收入达到2.5亿元,财政支出接近10亿元,分别比“十一五”末增长74%和5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4150元和6216元,比“十一五”末增长67%和88%。

三次产业结构由22∶61∶17调整到23∶56∶21。完成了赤城煤田资源勘探。实施铁路集煤站等重点工业项目119项,新建改扩建矿井5对,煤炭设计生产能力由860万吨扩大到1200万吨。崇信电厂并网发电,火力发电能力达到72亿度。扶持建办化龙头企业12户,创建黄寨兴盛等省级标准化畜禽养殖示范场3个,果树经济林面积突破11万亩,崇信苹果实现出口创汇,蔬菜种植面积达到7万亩,牛果菜产业规模分别增长12.9%、33.3%和28.7%。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技术,粮食总产保持在6万吨以上。全县旅游综合收入和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以上。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城乡面貌明显改善

“十二五”期间,全县坚持新城区开发与旧城区改造同步,实施公刘园、县城出入口改造、供热管网、房地产开发等城镇化项目159项,完成投资52.6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6.2倍,县城建成区面积由5.2平方公里扩展到6.9平方公里。实施公路交通项目71项,硬化村社道路233公里,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641.6公里,5年增加57%。实施各类水利工程34处,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实施省列、县列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21个,创建省列美丽乡村示范村3个,新农村建设和旧村改造覆盖面达到86%。实施矿区废水处理、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等环保循环项目38项,关停改造了县域内实心黏土砖厂,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实现,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 公共服务日趋完善

全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新建改扩建校舍8.3万平方米,实现了乡镇中心幼儿园全覆盖。农村小学“小班化”教育经验在全市推广。完成了县中医院和新窑卫生院迁建,乡镇卫生院全部实施了改扩建,标准化村卫生室覆盖面达到75%。成功创建了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等荣誉。

竭力改善民计民生 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5年来,全县措办惠民实事50件76项,民生支出占到财政总支出的81%。深入实施扶贫攻坚和双联行动,贫困人口由3万人减少到1万人,贫困面由36.9%下降到13.3%。考录安置大中专毕业生1467人,解决再就业2440人,创建了全省劳务示范县。城市低保、农村低保、五保供养标准比“十一五”末分别提高85%、186%和102%,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新建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12.7万平方米,改造农村危房7750户,建成“幸福大院”21处,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乡镇工作生活条件改善工程全面完成。同时,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建成了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

“十二五”时期是崇信县项目投资规模最大、结构调整步伐最快、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最为显著的5年,也是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统筹推进最好、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最多、城乡面貌发展变化最大的5年,更是各项社会事业进步最快、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5年。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崇信经济社会实现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关键阶段,确定的发展思路是: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富民强县、率先小康为目标,突出脱贫攻坚、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培育壮大煤电、草畜、果菜、旅游、油用牡丹五大产业,扎实推进精准脱贫、工业转型、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城镇建设、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民计民生、改革创新“十大工程”,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在全市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公共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高,以煤电化材为主导的现代工业体系基本形成,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20∶51∶29左右。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全面建成国家级生态县。教育、医疗、文体、社保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持续提升,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居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和12%左右。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法治崇信建设目标全面实现。

集中力量实施***脱贫工程,实施工业转型升级工程,实施现代农业增收工程,实施文化旅游拓展工程,实施城乡建设提质工程,实施基础设施完善工程,实施生态环境改善工程,实施公共服务提升工程,实施民计民生保障工程,实施改革创新推进工程等十大战略工程,在增强经济活力上实现新突破。

新闻推荐

提升党管武装水平推动军民融合发展

本报讯(记者杜发强)1月4日下午,市委召开议军会议,传达学习省委议军会议精神,专题总结分析2013年全市民兵预备役工作形势,研究部署2014年工作任务。市委书记、平凉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陈...

崇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崇信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