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的转型升级
□本报记者李桂红
初夏时节,走进中水电崇信发电公司,洁净的厂区、封闭的生产线,挑战着传统思维中的电厂概念。一个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将煤炭资源“吃干榨尽”的新型煤、电、化电厂雏形,着实让记者刮目相看。
近年来,崇信县加快资源转化,延伸产业链条,全力推动工业结构转型,依托大企业,招婿上门,积极引进投资伙伴和先进实用技术,依托煤炭产业,引进建立了中水电崇信发电公司,把煤炭资源转化为高效洁净的环保产品,使该县循环经济发展实现了新突破。
崇信发电公司成立于2006年6月,由中国水电建设集团与华亭煤业集团共同发起成立。按照中国电建集团甘肃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华亭——崇信——灵台”煤电基地发展战略,崇信发电公司的规划容量为2×66万千瓦+4×100万千瓦燃煤机组。崇信电厂一期2×66万千瓦项目是甘肃省“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项目于2010年3月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两台机组先后于2010年12月23日和2011年1月8日通过168小时试运行进入商业运营。一期项目是甘肃省水资源、煤炭资源、铁路资源、电网送出等配套资源组合最优的电厂,是目前甘肃省最大的坑口电厂和中国电建集团最大的火电厂,是西北电网兰州东——平凉——乾县750kv输电线路的重要电源支撑点。
火电厂是传统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但崇信发电公司从立项之初就开始打造“绿色电厂”的形象,近年来更是实现了节能减排与降本减亏的双赢。
崇信电厂2×66万千瓦机组工程从项目选址、设备选型以及系统设计等方面不断优化,采用超临界空冷技术和高效静电除尘器、干除灰方式,同步配套建设湿法脱硫设施。在项目建设中,创造性实施了“造地建厂”,实现了节约化发展。该公司投资1500余万元通过治理滩涂地,保护了河岸长达5公里的耕地。整个项目建设不仅不占一分农民耕地,而且通过河堤治理,开发滩涂地475亩,除去电厂建设用地425亩外,多开发耕地50亩,同时保护良田1500多亩。
作为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发电企业,挖掘设备科技潜力和节能管理潜力,千方百计降低能耗,降低生产运行成本是企业成本管理的主要途径。崇信发电公司废水实现零排放,脱硫效率、除尘效率,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远低于国家标准,粉煤灰综合利用率86%以上。同时采用直接空冷设备,比同等湿冷机组节水80%以上,年节约水量2200万吨以上,每年节约的水资源可供40万人一年的用水量。
火电厂的上游是煤炭企业,下游是电网企业,有人形象地称之为“夹心层”,为拓宽企业生存空间,公司创新思维,在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改进机组自动化控制系统、充分调动运行人员节能降耗的积极性,提高机组运行参数的控制水平,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经过不断优化,公司的能耗指标得到了显著改善,经济运行水平明显提高。
崇信发电公司在2013年完成脱硫烟气旁路封堵,建成并投运烟气脱硝系统。为满足国家环保新标准,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从2014年开始,公司对两台机组电除尘器进行了提效改造,目前已完成两台机组的电除尘高频电源改造和低温省煤器改造工作,各项污染物排放指标全部满足国家新环保要求。自投产以来,崇信发电公司各环保设施运行稳定,截至今年4月底,脱硫设施投运率为100%,脱硫效率平均为95.17%;脱硝设施投运率为99.67%,脱硝平均效率84.56%;电除尘投运率为100%,除尘效率99.8%,减排烟尘18万吨,减排二氧化硫0.63万吨,减排氮氧化物0.16万吨,为全市的污染减排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崇信发电公司产生的灰渣可作为混凝土掺合料、水泥混合材料、砖、砌块及新型墙体等的原材料加以利用,脱硫石膏可用作水泥缓凝剂和生产建筑材料,也可用于生产化肥硫酸钾。灰渣及脱硫石膏的综合利用,既有利于环保,又可以促进水泥、建材行业、建筑业及农业的发展,为区域新的支柱产业打下基础。截至今年4月底,崇信发电公司产生粉煤灰、炉渣等固体废物18.4万吨,综合利用15.64万吨,利用率达85%。
新闻推荐
...
崇信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崇信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