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护林人 端稳“旅游碗”吃上“致富饭”

攀枝花日报 2020-04-06 05:57 大字

□本报记者 梁波

4月4日,清明小长假第一天。上午11点,盐边县格萨拉景区大门口,看着一辆辆私家车陆继驶入景区停车场,戴着护林防火红袖标的刘体日仔细观察着每一个从车上下来的游客,看是否有人吸烟。

52岁的刘体日是格萨拉乡大湾村的村民,在盐边县加快以景区为依托带动群众致富增收的进程中,去年成为了景区的“守门员”。

这段时间,乡上的干部、景区负责人一再叮嘱,现阶段是景区里索玛花开的时候,又是森林火灾的高发期,一定不能让游客带打火机或其他火种进山赏花。

2019年经过区划调整后,格萨拉乡从原来的11个村调整为6个村,像刘体日这样戴着红袖标的村民,全乡共计106名,分别是国有林护林员24人、公益林巡山员46人,每个村还有6名义务防火员。今年清明小长假,大家全员上岗。

近年来,盐边县按照市里的康养产业布局,加快格萨拉生态旅游区的发展,创新推出“山上是景区、山间是产区,共建农文旅融合区”的三区联动模式,着力构建景区与当地村民群众的发展利益共同体,安排贫困群众到景区担任保安、巡山员、护林员,因地制宜就近安排贫困户在景区从事旅游马匹租赁、餐饮服务等,让贫困群众当起了旅游人、吃上了旅游饭,成为旅游发展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共享者。

4日中午12点过,进入格萨拉景区停车场的车辆越来越多,记者还看到了福建、广东等地的牌照。由于景区气温只有15℃左右,让不少身着短裤、裙子的游客暂时聚集在景区大门一侧的旅游集市上,边烤火边品尝烧烤。

沙金华的摊位前围坐着一批客人,烧烤架上码满了土豆、土鸡、荞麦饼。沙金华一边帮着妻子忙活,一边劝导游客:“一会进山不能带火种,我们绝对不允许在景区内有烟冒出。”

“森林、景区是我们脱贫致富的重要资源,大家都要参与保护,才能将格萨拉的青山变成金山。”这名34岁的彝族青年在6年前还是韭菜坪村的贫困户,成为景区讲解员后,因为出色的讲解,获得了四川省首届金熊猫讲解员称号,而他和妻子共同经营的旅游商铺这几年也有不少的收入。他说,如今在景区,导游自愿当护林员、护林员自愿当导游已成为常态,因为大家都是这片原始森林的受益者。

下午3点过,记者沿着景区内一条约4米宽的土路逐渐进入原始森林深处,放眼望去,红的、粉的、白的……20多个品种的索玛花竞相绽放,一丛丛、一片片,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美丽。

“太美了,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看的景色,遒劲的古树搭配五颜六色的索玛花,只有到格萨拉才能欣赏到这样的美景。”带着家人前来赏花的市民王兴林连连发出赞叹。

记者了解到,这条土路从大湾村双湖组的原始森林一直蜿蜒至高山牧场,长约5公里,是今年年初打通的护林防火隔离带。目前,盐边县已经拨出专项资金,打造一条全新的旅游线路,目前正在进行准备工作,计划于今年汛期来临前完成道路硬化。

4日晚,来自格萨拉乡的数据显示,清明小长假首日,景区迎来五六百名游客,全乡党员、干部、群众齐上阵,实现了“视野之内不见烟”的森林防火要求。

新闻推荐

约定鲜叶收购价 茶农收入有保障

约定鲜叶收购价茶农收入有保障3月19日,天微亮,盐边县国胜乡大毕村村民田井银腰挎竹篓,在自家茶园抢采春茶。“下午6...

盐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盐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