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乡,桑葚有“度”
李平勋李平勋((右右))与乡干部在比对园里讨论下一步经营模式与乡干部在比对园里讨论下一步经营模式。。这个因农而兴,因桑而名的河谷富庶乡,在盐边县绿色发展的进程里,涌动出产业发展的无限生机——
□本报记者 梁波/文 宋俊康/图
从4月初开始,盐边北部的农业大乡惠民,开启了一年一度的桑葚季,惠民河、南阳河、偏外河、云川大堰两岸一望无际的桑园里,采摘桑葚市民的欢声笑语成了当季的色彩,公路上、山道上、田坎边,各式运输桑葚的车辆来往穿梭。
这个因农而兴,因桑而名的河谷富庶乡,在盐边县绿色发展的进程里,涌动出产业发展的无限生机。早在2年前,就被省农业厅认定为第二批四川省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全乡栽桑养蚕涉及13个村、72个村民小组,截至2018年底,全乡桑园面积2.5万余亩,每年仅桑葚一项的产值就达5000余万元。今年,惠民乡确定的发展思路是:结合盐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实际,依托优质蚕桑、特色水果、早春蔬菜和畜牧等产业,创新赏花摘果、乡村美食、康体健身、休闲度假和农事体验于一体的模式,打造“特色农业支撑特色产业、特色新村成为康养基地”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
一颗小小的“桑泡”,在惠民乡张弛有“度”。
依托资源撑开桑葚产业的宽度
惠民乡位于盐边县西北部,资源独特,属南亚热带干热河谷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立体气候明显,无霜期短,年均气温19.1℃,年均降雨量1065.5毫米。
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非常适宜桑树和蚕生长,特别是充足的光热资源适宜桑蚕健康生长和桑叶、桑果干物质积累。
4月19日上午11点过,虽然尚是初夏,但惠民河畔的气温已经很高了,新林村善林组的桑农陈清云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加快了手上的进度,从清早一起来,他已在自家桑园里采摘桑葚4个多小时了。
“这段时间,完全像打仗一样,桑葚能卖钱,就靠这个节骨眼。”陈清云告诉记者,这几年政策好,他家的桑园面积已经扩大到了10多亩,他加入了村里的红桑果蚕桑专业合作社,家门口就有收购点,离家1公里就是加工厂,每年桑果卖钱、桑叶养蚕,又方便又有保障,家里的收入直线增长。
像陈清云这样的桑农,在惠民乡有近5000户,近年来,按照“市场主导、龙头带动、农民参与、股份合作”的原则,惠民乡党委政府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和“企业+合作社+基地+品牌”的发展模式,引导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技术托管、授权种植、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和种桑农户建立“公司+合伙人+订单”等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通过创新联农带动机制、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构建为农合作模式、新型分红模式等,拓宽了蚕桑产业的宽度,带动全乡1.5万余人致富增收,实现农户带动率85%以上。
2018年,全乡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1万元,比全县平均水平高1900元,高出12.5%,蚕桑产业的支撑作用功不可没。
借势发力延伸桑葚产业的长度
4月19日中午,在新隆村的一家果酒厂里,厂长周相材迈着轻快的脚步向生产车间走去,“这段时间厂里刚上线的桑葚白酒正在灌装,每个环节都不能疏忽,每天的例行检查必不可少。”
“这是贵妃玉、这是白玉香,那片叶子尖尖的是鸡甜桑。”在距离新隆村5公里开外的新林村,30岁出头的李平勋向记者介绍着他的新产品。李平勋是红桑果蚕桑专业合作社的技术员,去年他在专合社的20亩比对园里,发展起了近30个品种的新桑果。
记者了解到,无论是新隆村的桑葚白酒,还是新林村的桑果比对园,都是惠民乡延伸桑葚产业链长度的新探索。
近年来,在盐边县绿色发展的蓬勃态势下,惠民乡与广东省宝桑园健康食品有限公司合作进行蚕桑产业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等,依托四川省农科院蚕研所、广东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提供技术支撑,发挥盐边县天成丝绸有限责任公司、攀枝花四喜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攀枝花宝桑园健康食品有限公司、盐边县红桑果专业合作社等农业企业和专合组织的优势与作用,保障蚕桑产业良性发展。
目前,惠民乡已研发蚕桑系列产品有桑葚酒、桑葚干、桑葚膏、果脯、桑叶茶、蚕丝被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深受消费者喜爱,先后取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绿色食品证书等。
同时,通过积极组织盐边县天成丝绸有限责任公司、攀枝花四喜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四川黑金椹阳光农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和攀枝花市誉兴种植专业合作社、盐边县红桑果专业合作社等蚕桑专合组织参加西部博览会、全国农洽会等展示展销活动,展示了盐边县蚕茧、生丝以及桑葚干、桑葚膏、桑葚果酒等产品,进一步提升了“盐边桑葚”“盐边蚕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新闻推荐
森林防火检查点。。□曾静吴源洪本报记者梁波对于林地面积391.8万亩,森林面积309.2万亩的盐边县来说,森林资源是提...
盐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盐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