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春运”过个幸福团圆年
□本报记者 梁芝羽
1月27日,记者来到程文兵家时,他和父母正准备前往市场购买年货。
“鸡、鸭、鱼、排骨、猪脚,这都是我们江西人过年时桌上必有的菜,今天正好是周末,就和爸妈一起上街去买回来,为过年做准备。”锁好门,程文兵陪着父母上街了。
相比于返乡过年的春运大军们来说,程文兵觉得很幸福,虽然家在外地,但今年,父母早早就来到攀枝花,准备和儿子儿媳在攀枝花过年。
“我和妻子都在医院上班,只有6天假,如果回江西老家过年,来回就要耽误3天,在家待的时间很短,路途也很辛苦。”程文兵告诉记者,2017年自己研究生毕业后,因为爱情来到攀枝花,今年父母能到攀枝花过年,一家人团团圆圆,特别开心。
所谓“反向春运”,是指年轻人将老家的父母和孩子接到自己工作的城市过年,节后再返乡,这是父母或老人应对儿女背井离乡、家庭空巢化的一种积极措施,也成了城市团圆的新风尚。从常回家看看到父母背乡“逆行”,既体现了父母对子女的呵护与关心,也体现了老人对亲情互动直接而强烈的利益诉求。
尹继续的父母今年也从黑龙江老家来到攀枝花,陪儿子一起过年。“以前都说,父母在哪儿,家就在哪儿,但其实对于父母来说,有孩子的地方,就是家。”尹继续的母亲说,不介意从老家过来陪儿子,只要一家人团圆,就是过年。
有父母来攀过年的,也有父母去往外地和儿女团聚的。
这几天,家住盐边县益民乡联合组的梁泽芬正忙着为去成都大女儿家过年做准备。“准备带点自家种的米,自己做的油底肉,还买了面条、糯米粉,这些都是女儿喜欢吃的。”梁泽芬说,今年大女儿不能回攀过年,自己和二女儿商量后准备开车到成都过年。
回家过年,是春节不变的主旋律。不论身处老家还是异乡,不论正向或是反向,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团圆年。
新闻推荐
2016年9月,被告张某因资金周转困难,向原告唐某借款10万元。同年9月11日,唐某拟订了两份《个人借款协议》,在协议上载明...
盐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盐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