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脱贫致富的“领跑人” ——记岩门村“第一书记”谭可
□本报记者 陶泓霖
入秋后的盐边县箐河乡依旧郁郁葱葱,在这片森林植被茂密的土地上,有一个海拔在1300米以上的傈僳族村落——岩门村。
这个地处大山之中的省级贫困村,有234户村民。过去,大部分村民靠着传统农业维持生计;现在,全村群众有的栽果树、有的种青花椒、有的发展现代畜牧业……大家的生活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大家生活的变化,要感谢‘第一书记\’,是他一步步带领我们奔小康。”今年61岁的岩门村村民丁友祥对记者说。
去年底,市防震减灾局一位生于1963年的党员干部谭可,接过了岩门村“第一书记”的“接力棒”,也成为了全市驻村“第一书记”中年龄最大的一位。来到村里的第一天,谭可就组织村干部开了一个短会。
谈什么?谈岩门村脱贫攻坚工作的薄弱环节在哪里。
讲什么?讲岩门村下一步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在哪里。
记什么?记岩门村在脱贫攻坚道路上的重要工作节点。
“岩门村山高路远,村民们一方面迫切希望找到致富的路子,一方面又被传统的生产生活观念绑住了手脚。这个时候,‘第一书记\’必须站出来带领大家,让大家不仅看到致富的希望,还要帮助大家及时更新观念。”会上,这位已经有30多年党龄的“第一书记”深切感受到岩门村老百姓脱贫致富的迫切之情。
会后,谭可立马走村串户,对全村实际情况进行全面摸底。
为尽快进入“角色”,他白天带领驻村队员走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意和贫困户产业发展情况;晚上回到驻地后又忙着准备资料,查阅文件,熟悉相关政策,熬夜加班成为常态。
就这样,在很短时间内,谭可就摸清了岩门村的家底,掌握了74户贫困户的家庭情况。掏心掏肺付出真情,废寝忘食勤奋工作,求真务实解决难题……他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也和很多贫困户交上了朋友,成了村民们的“主心骨”,村民们有什么问题都愿意和“谭书记”讲,件件都有回音。
“这个‘第一书记\’干事雷厉风行,看问题看本质,抓工作抓要害,对群众工作一点不含糊,别看他是‘60后’,干起工作来和我们年轻人一样有闯劲。”岩门村文书贺兴兵对记者说。
“交通条件需要进一步改善,村民致富意识还要进一步增强,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要进一步提倡……我是一名老党员,群众的热烈期盼就是我的奋斗目标。”翻开“谭书记”的工作日记,开篇写着这么一段文字。
“谭书记”这一称呼,在谭可看来,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是党委、政府带领岩门村脱贫致富的“代言人”。老百姓对脱贫攻坚工作有疑问,他悉心为大家解读政策;老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愿望日益迫切,他在继续推进岩门村产业脱贫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岩门村经济发展思路。
岩门村有4户低保贫困户还居住在上个世纪90年代前修建的土坯房内,不通道路,他们自身也没有能力改善居住环境。为了能让这4户低保贫困户尽快住上安全住房,谭可反复和村支两委商议,最后决定由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出面协调联系施工队修建住房,想方设法解决他们的建房资金缺口。
今年7月,这4户低保贫困户在协议书上签了字,这意味着全村74户贫困户“住上好房子”的目标全部实现。
在签字现场,古稀之年的村民熊正才对记者说:“我住了大半辈子的土房子,如今在党委政府的帮助,终于可以住上新房了,全家人都很高兴。”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这既是省委、省政府对精准脱贫工作的明确要求,也是谭可给自己定下的工作计划。
“目前,岩门村最后一批9户贫困户危房重建和易地搬迁正在进行。老百姓住上好房子,还要过上好日子,因此必须继续推进岩门村的特色产业发展,持续拓宽村民的增收渠道。”谭可说。
在谭可的计划里,岩门村不仅需要产业脱贫,还需要教育脱贫、意识脱贫,他说:“虽然这是一段‘马拉松\’,但是我有信心和勇气去当好‘领跑人\’,因为这不仅是一名党员的责任和决心,更是一名党员的党性体现。”
新闻推荐
昔格达今年7月,盐边县红格镇昔格达村特色田园乡村项目开工。该项目占地约82亩,总投资470万元,建设内容包括健身步道...
盐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盐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