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引水引来好习惯 送苗送出新观念本报记者王代强 □本报记者 王代强

四川日报 2016-11-14 00:00 大字

11月11日,记者在攀枝花市盐边县温泉乡道角村采访时迷路了。“你是城里来的吧?”对面走来一位40岁左右的村民,“先到我家歇歇脚,吃完饭我给你带路。”他笑着说。“村民们真是热情!”记者后来把这一幕讲给道角村文书安卡卡听,他也笑了:“几年前,大家遇到陌生人,都埋头走路,装作没看见。这几年村里变化那叫一个大。”

引水

道角村是彝族聚居村,共有村民1234人。

安卡卡说,一是因为干旱缺水;二是因为天冷,常年温度只有十几摄氏度,村民之前懒得洗澡。男人们隔段时间到乡上赶场时,顺便跳进附近的天然温泉里泡一下。“这和村里缺水有直接关系。”安卡卡说,曾经,村民要到几公里外背水吃。有两个社因共用一个水塘,相互争水发生纠纷。2013年,随着“五小水利工程”等帮扶资金拨付到位,道角村的缺水问题得到解决。乡上请施工队在全村6个社各打了1口饮用水水井,新建了几十口灌溉水塘,自来水水管通到每家每户,还帮助村民修建厕所、洗浴室,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现在大家都养成了勤洗澡、勤洗手的好习惯,还有人往身上喷香水。”安卡卡说。

送苗

几年前,道角村因为经济落后,人们的思想观念封闭,怕和陌生人打交道。突破村民内心的“防线”,道角村从经济帮扶上下手。该村利用各级帮扶资金修通各社水泥公路,2013年结束两个社不通电的历史,又很快建成了电视信号传输塔、手机信号传输塔等。“现在每家每户都有手机,不少村民学会了网购。”安卡卡说。

基础设施改善了,村民们兜里还缺点“银子”。乡、村两级多次召开村民大会,为村民致富出点子。党员干部们进村入户,免费送去青椒、茄子等果蔬苗种,并在村民谢群芳家试点种茄子。第二年,她家大丰收,引发村民集中学习种植养殖技术的热潮。

第一书记何双江在村办公室建了一个“农民电影院”,每周三下午定期播放农业科学种养技术教学视频,场场爆满。“现在哪还需要我们送苗种?大家都自行到镇上买苗、买肥料。”安卡卡说,村里现在共种植2000多亩核桃、540多亩烤烟、300多亩玉米、100多亩水稻等。

随着和外界交往增加,村民们也不怕陌生人了,放学的孩子看到人还会行少先队队礼。

“大家有了和外面的人打交道的自信,更何况,我们现在日子越过越好,也和很多外面人的帮助分不开。”安卡卡说。

新闻推荐

去年盐边33个重大项目完成年度目标

四川经济日报攀枝花讯(记者杨波)记者日前从盐边县获悉,该县年共涉及重大项目个,截至年月底,所有重大项目均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已竣工7个,跨年度实施正常推进个,共完成投资万元。其中,省级重点项目盐边...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