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大村子村:孩子上学一个都不落下

攀枝花日报 2016-09-19 00:00 大字

□苏跃 本报记者 梁波 

秋季新学期已经开学,日前,盐边县鱤鱼乡大村子村向乡上传递了一组数据:目前,全村在校学生117人,其中幼儿园13人、小学47人、初中24人、高中12人、中专15人、本科6人,全村无一辍学适龄儿童。

这个看似平常的数据,对于大村子村来说,却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大村子村地处险峻的大山深处,是距鳡鱼乡政府最远的一个贫困村,也是全县贫困发生率最高的村之一。而该村适龄孩子上学需前往邻近的共和乡小学,最远需送到鳡鱼、渔门、县城、攀枝花市区等地住校就读。但就是这样一个受地理条件限制的贫困村,却实现了近3年无辍学学生的纪录,在控辍保学方面走在了全县35个贫困村的前列。

“正是因为县、乡党委、政府的控辍保学措施到位、资金到位、政策到位,村里的孩子都能上学了。”9月14日,村主任付春华对记者说,在上级党委、政府支持下,村支两委在全村大力倡导用知识和技能斩断穷根,决不让贫困代际相传。

进村“家访”宣传发动,帮扶干部成特殊“教师”

大山里的大村子村,全村有3个村民小组,96户、396人。其中,贫困户29户、118人,贫困发生率32.89%。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大山里,村民们大多都没怎么读过书,也不注重对于孩子的教育。

在村民肖文发看来,村里的村民改变不重视读书的观念,是近年才开始的。因为除了乡上的干部,市里、县里的干部也经常进村来宣传,“感觉他们像是老师,挨家挨户做工作,把娃儿为什么要读书的道理给大家讲的很透。”

扶贫先扶智,宣传发动需先行。记者了解到,因为大村子村地处偏远,很容易发生适龄儿童失学、辍学的情况。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鱤鱼乡党委、政府把大村子村控辍保学纳入乡党委、政府议事日程,按照盐边县委、县政府“依法控辍、管理控辍、教改控辍、扶贫控辍”的总体要求,深入组织干部进村做思想宣传工作。

脱贫攻坚“五个一”全覆盖力量(每个贫困村1名责任领导、1个帮扶单位、1名第一书记、1个驻村工作组、1名驻村农技员),对大村子村也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村支两委建立并完善了多对一控辍保学帮教措施,采取帮扶部门和个人、乡、村、组党员干部捆绑帮扶贫困户子女的办法,合力做好家长的沟通协调工作。

在2015年秋季学期开学之前的8月24日,鱤鱼乡副乡长付龙万、大村子驻村第一书记马立军进村,挨家挨户宣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向每一个适龄孩子的家长明确了子女辍学的法律责任,希望家长们再苦再穷,也不能让孩子辍学。

宣传发动在村里起到了明显作用,贫困户付春桥等村民积极响应。付春桥有4个子女,均在校读书,因家庭困难又缺乏劳动力,付春桥原本准备终止大女儿和二女儿的学业,但是通过乡、村两级党委政府的宣传,最终他决定让4个子女一个不落地完成学业。付春桥一家为全村树立了典型,也筑牢了控辍保学“新根基”。

市、县帮扶单位和个人,采取从物资上给予资助,从精神上给予鼓励的办法,进村入户开展宣传发动,使“在校生留得住、辍学生劝得回”。

记者了解到,贫困户肖文发家中,长子和长女都在上大学,二女儿看到父母为支持哥哥、姐姐上学而“焦头烂额”,本想辍学回家帮助干农活,但经过帮扶部门和帮扶责任人的耐心劝说和资助,终于重返学校,今年已经读初三,学习成绩也很不错。

现如今,村民们渐渐意识到,孩子心智健全,品行端正,这个家庭就会有希望;孩子们只有通过读书,才能掌握科技种殖养殖技术;只有通过读书,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有一个好出路;孩子有了希望,发家致富才有希望。

用政策、资金、措施,畅通孩子们的上学路

贫困户子女辍学,最关键的原因在于资金缺乏。坚持补助资金到位,是大村子村的重要抓手。

据大村子村主任付春华介绍,有了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村里的控辍保学工作,一直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宣传发动之后,通过采取乡、村、组三级联动的方式,该村用政策、资金、措施畅通了孩子们的上学路。

其实,盐边县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工作非常重视,按照中央、省、市政策要求,全县逐步落实了贫困户家庭幼儿在读幼儿园补助保教费人均1200元/人,贫困户家庭住校小学生生活补助和肉食补贴补助1310元/人,贫困户家庭住校的初中生生活补助和肉食补贴补助1570元/人,贫困户家庭读高中的学生,每生每年补助杂费、书费1500元,读中职学生每生每年补助1000元等政策。

对于这样的政策红利,大村子村的干部都了解得非常清楚。当村干部逐一到贫困户家里去讲解学生补助资金文件的时候,贫困户杨长英告诉记者,她当时只有一句话,“不吃不穿都要得,只要补助资金到位,给我们减轻负担,砸锅卖铁都得支持几个娃儿读书。”

坚持方法措施到位,也是大村子村控辍保学的重要途径。付春华告诉记者,以前,村里贫困户因为大人对学习教育不重视,导致个别适龄儿童也存在“学困、厌学”的现象。为此,乡、村两级党员干部着重在劝学方法措施上下功夫,经常深入贫困户家中进行调查了解,发现问题立即召集家长、教师想办法、出点子。通过交心谈心,及时掌握“双困生”的思想动态,解决“双困生”的各种困难,让他们安心上学,以真情实感把“双困生”留住。

贫困户安顺元家二女安春燕,厌学心理严重,无论父母怎样开导,都不愿意去上学。驻村第一书记马立军知道情况后,专门组织了由村组干部、学校老师和与她关系好的同班同学参加的家访活动,通过村组干部和老师的耐心劝导,同学间相互鼓励、沟通,安春燕最终重返学校。

扎扎实实抓控辍保学,大村子的脚步一直没有停下……

新闻推荐

第十一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引发“绿色风暴”

本报讯(记者陶泓霖)9月日,第十一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在盐边县红格镇开幕。本届论坛设以“长江经济带空间布局和绿色发展战略”为主题的主论坛和以“康养胜地与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主题的分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