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上“长”出芒果村
今日人物
盐边县桐子林镇纳尔河村党支部书记冯国顺
□本报记者 张通
7月11日,盐边县桐子林镇纳尔河村,漫山遍野的芒果树挂上沉甸甸的果实。村党支部书记冯国顺带着几名成都来的水果经销商参观果园。村头山岗竖着一块大招牌:攀西特色水果创新团队试验示范基地。“这是村里走上产业发展道路的标志。”冯国顺说。
近年来,村党支部带领当地群众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不仅让纳尔河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芒果村,全村人均纯收入也从2000年的1200元增长到2013年的23474元。
选准产业贫困村变成芒果村
纳尔河村地处雅砻江河谷,山高坡陡,耕地仅有500多亩。
1992年,38岁的冯国顺接过村党支部书记的担子。如何破解困局求发展?冯国顺与村干部彻夜讨论,决定跳出耕地发展产业。他们请来专家,测海拔、测土质、测气候。“最适合发展优质晚熟芒果。”一个多月下来,专家给出答案。
从来没种过,怕是种不好呦。”面对村民们的疑虑,村党支部决定:党员干部带头种,村民学着种。6年过后,种芒果家庭年收入超过10万元。村民们坐不住了,纷纷登门求取“致富经”。
随后,党员家庭每户至少带动1户亲戚和1户邻居,发展10亩芒果,全村掀起种芒果热潮。2005年,全村芒果种植面积达2000亩,如今已突破1.25万亩,半数以上农户种芒果年收入超10万元。村里聘请专家和技术员大力开展科技培训,芒果品质得到提升,收购价从每公斤2元提升到20元。
为解决销售问题,冯国顺带领全村采取引进业主、培育龙头企业、返租倒包土地等形式,形成了以芒果基地为依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和农超对接的产业路子,并申请注册了“攀枝花”和“二滩”牌芒果商标,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
修路奖大户引导百姓争创业
7年前,纳尔河村没有一条水泥路,出山的泥路一遇大雨就无法通行。
“必须把路修通。”冯国顺下决心破解村民“出行难”。开着村上一台旧式的挖掘机,堆土扩容、放炮炸石、背沙垒沟,冯国顺领着村民苦干一年,硬是在陡峭的山梁上辟出一条土路。
2008年,村党支部公开悬赏:谁家芒果卖到50万元,水泥路就修到谁家门口。此举一出,家家户户憋足劲冲刺。“修路奖大户,就是要引导老百姓创大业。”冯国顺说。4年过后,全村42公里村组道路全部硬化。
路的问题解决了,还有水。2009年以来,攀枝花遭遇连年干旱,芒果树因严重缺水而枯死,人畜饮水极度困难。村两委发动村民建起304口水井和水池,平均每户一口,还组建了抗旱救灾小分队找水源。2013年,纳尔河村争取到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冯国顺每天领着村民挖管沟、运沙石、铺设管道。看着河沟里水花欢腾,顺着管道爬上山坡,让5000多亩芒果林不再喊渴,冯国顺终于松了口气。
如今,纳尔河村将芒果产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休闲农业。6月底,纳尔河新村旅游环线建设全部完成,旅游标示牌、生态厕所等设施不仅设计规范、样式新颖,还透着浓浓的乡土文化气息。“要通过旅游新村建设,让纳尔河变成绿色芒果之乡、生态旅游之地。”冯国顺谋划着新蓝图。
声音
盐边县委组织部部长刘敏:
他用真心、真情为基层群众服务,在田头地角留下沉稳足迹,带领群众踏上小康之路。
纳尔河村村民马文英:冯书记什么事情都冲在最前面,全村人都特别有干劲。花几十万元盖楼这种事,在过去想都不敢想。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秦勇12月1日,盐边县万家山3万千瓦光伏电站,工人们正在紧张忙碌地施工。万家山光伏电站位于盐边县桐子林镇安宁村,属二级太阳能资源丰富带,规划装机30兆瓦,建成后年平均发电量3991.5万千瓦时...
盐边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盐边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