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远县“牵手”名校生怎样长长久久
从2010年起,盐边县实施“千名优秀人才培育工程”,每年引进全国“211工程”院校毕业生及各类专业技术人才。
近3年引进的115名人才中,目前仍在盐边工作的有95人,人才留住率达到82.6%。
他们,从各大城市名牌高校毕业,来到距离成都700多公里外的盐边县。他们,在盐边还好吗?
□彭雪梅 本报记者 张通
8月13日,农历七夕节,一场主题为“爱在盐边·缘梦七夕”的相亲大会在盐边县红格旅游小镇上演,近百名青年人才在活动中展示了自己的风采,他们中近一半是该县引进的名校毕业生。“希望能找到心仪的男朋友,一起在盐边安个家。”去年到盐边工作的四川大学毕业生莫晓兰说。
地处相对偏远、经济条件并不优越,盐边长期以来存在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缺乏问题。从2010年起,该县实施“千名优秀人才培育工程”,每年引进全国“211工程”院校毕业生及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为全县人才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
今年是盐边面向全国各大高校引进优秀人才的第4年,前3年引进的名校毕业生目前的工作状况怎样?如何真正留住青年人才,并让其发挥更大作用?日前,该县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对人才引进效应进行了调查评估。
一问:为什么来?答案:最看重工作能否被认可
赵文田是盐边县引进的首批“211工程”院校毕业生。家在新疆、求学于陕西的他,之前对盐边一无所知。2010年5月,赵文田在求职网站上看到盐边人才引进公告,便和女友一起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报了名。
经过笔试、面试、履历评价、行为观察评价等一系列环节,赵文田和女友最终都被录取。“来到盐边后发现,这里虽然相对偏远,但发展势头强劲,对个人来说发展空间很大。”赵文田告诉记者,工作后不久,他便和女友结了婚,还在攀枝花买了房子,小宝宝也即将出世。
像赵文田一样,引进人才有不少来自外地。自2010年开展人才引进工作以来,盐边县3年共引进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全国“211工程”院校毕业生及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15名,其中近九成不是攀枝花本地人,超过四分之一的人来自省外。
能够吸引全国优秀毕业生来到盐边,除了享受全额事业编制人员待遇、5年累计发放10万元生活补助等优惠政策外,工作能否被认可是引进人才最看重的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工作能够得到认可”“工作上有成就感”“工作稳定,工作环境好”是引进人才最看重的工作价值观,分别有64.2%、54.7%和50.5%的人选择了这3个选项。此外,“拥有高薪资、福利”“当地的发展目标与自身的人生目标及价值取向一致”也是引进人才较为看重的因素。
从调查结果来看,84.2%的引进人才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个人特质所适合的工作岗位,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与目标的人占95.7%。“这说明绝大多数引进人才目标明确,对自身也有清晰的定位。”盐边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刘敏说,因此,把人才引进工作与全县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建设有机结合,做到人才引进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匹配,是吸引人才的关键。
二问:愿不愿留?答案:最在乎有较多成长机会
引进人才后,要想真正留住人才,经济条件并不优越的盐边靠什么?近3年引进的115名人才中,目前仍在盐边工作的有95人,人才留住率达到82.6%。“硬环境虽然比不上发达地区,但软环境通过努力可以改善甚至更好。”刘敏说,关键是要为人才搭建成长的平台,激发人才的能量和活力,让人才发挥最大作用。
调查结果验证了刘敏的说法。在工作中感觉比较满意的因素中,71.5%的人才选择了“有较多的锻炼成长机会”,其次是“工作环境和氛围好”,选择率为58.9%。68.4%的人才认为得到了很多或较多工作方面的指导。
刘敏告诉记者,在岗前培训的基础上,该县首先把引进人才安排到乡镇锻炼,学习掌握基层工作方法,丰富基层工作经验。一年后考核合格的,根据其专业特长和优势调整分配到县级部门(单位)相应的工作岗位。同时,把素质好、能力强、积极进取的优秀年轻人才吸纳到后备干部队伍中,形成人才梯次发展。今年4月,26名引进人才被推荐为乡科级副职后备干部人选。
2011年引进的重庆大学研究生李震东入职后,被分配到新九乡,由乡纪委书记“手把手”帮带,“从基层领导身上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比如通过情感沟通的方式解决村民矛盾,这些经验对以后的工作很有帮助。”如今,李震东担任盐边县经信委办公室主任,成为县级部门的骨干力量。
除了事业留人,盐边县还特别注重感情留人。通过组织节日慰问、举办各类联谊活动、加强感情联络等方式,加强与引进人才的沟通交流。在盐边新县城,两幢人才公寓正加紧装修,每套50余平方米的住房可实现“拎包即住”。
三问:如何发挥更大作用?答案:最需要公平及时的激励
引进人才发挥作用情况如何?此次调查中,干部群众对引进人才的总体满意度达到了94.6%。在594份调查对象为乡镇或县级部门干部、职工的问卷中,39.4%的调查对象认为引进人才的工作能力在目前工作岗位中“能够充分发挥”,认为“发挥一般”的占42.6%。62.12%的调查对象认为引进人才需要加强业务知识和技能、创新能力。
从引进人才的自我认知来看,认为个人能力在工作中“得到充分发挥”的占16.9%;“基本得到发挥”的占76.8%;6.3%认为“没有发挥出来”。有53.6%的人才希望未来3-5年在自己本专业和新专业上都有所发展;有25.2%的人计划开展新专业学习,以适应工作需要。
调查过程中,大部分调查对象建议,对引进人才进行各种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各方面素质和能力,希望得到公平、及时、适当的激励。
刘敏表示,激励措施是留住人才的关键因素,“但激励措施相对较少且不够灵活,激励效果还不够理想。”刘敏说,下一步该县将加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进一步整合各相关部门的培训基地、培训经费、师资力量等人才培训资源,同时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为引进人才创造更多的晋升平台。
不可回避的是,3年来已有20名引进人才离开了盐边。调查结果显示,引进人才考虑离开盐边的原因,居于前三位的分别是:“不能满足个人发展需要”占60%;“工作生活环境差”占34.73%;“收入低,福利待遇差”占23.15%。
在回答“对自己未来几年的期望”问题上,77.8%的人才希望努力工作,提高能力,争取在盐边获得更大的发展,超过一半的人才选择留在盐边是因为对个人的发展前途有信心。
记者手记
人才引进也讲“口碑营销”
口碑营销,指的是企业通过朋友、亲戚的相互交流,将自己的产品信息或者品牌传播开来。记者在盐边县采访时发现,对于地处相对偏远、经济条件并不优越的地区来讲,人才引进工作更要注重口碑营销。
要吸引和留住全国各地的名校毕业生,工作环境首先要有良好的口碑。盐边县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除了相对优厚的福利待遇,在工作上充分培养,更在情感留人上下足了功夫,让人才有了归属感。
对工作的满意度会随着人与人的交流不断传播。在每年引进名校毕业生的过程中,正是上一年的人才向师弟师妹讲述他们的工作情况和发展前景,让更多人才选择了盐边。
重才更要用才,引进人才要想发挥更大作用,自身也要建立良好的口碑。绝大多数引进人才通过努力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其中不少已成为中层骨干。良好的口碑也让人才有了更多晋升空间,能发挥更大作用。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杨梅记者张通)11月22日一大早,盐边县益民乡新民村村民向书明来到乡便民服务中心,帮村民办理社保手续。“在一个窗口就办完了所有手续,非常便捷。”向书明说。今年,盐边县16个乡镇全部成立了便民...
盐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盐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