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助边远山乡圆梦

四川日报 2013-05-30 15:57 大字

攀枝花市今年实施16个重点帮扶项目

□范晋思 本报记者 张通

5月21日,盐边县共和乡集镇,人们行走在整洁的街道上,街旁新栽的树木发出嫩绿的新芽。半年前,集镇街道上还是污水横流,路面破损不堪。在攀枝花市东区的对口支援下,集镇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造工程目前已经完工,接下来将进行风貌打造。

2012年底,攀枝花市吹响扶贫攻坚“集结号”,8个边远民族乡镇接受对口支援,首批共签订27个重点帮扶项目。在两轮共9年的对口帮扶中,支援单位每年将投入不少于300万元的资金开展各种形式的帮扶。

如今5个多月过去了,受援乡镇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何更有效地帮助贫困地区群众实现梦想?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

梦想1:有路就有希望

共和乡距县城150公里,是盐边最偏远的乡镇。从陆路去县城,要花上一天时间,遇到雨天根本无法通行。当地群众出行更多选择由二滩电站蓄水形成的水运通道。

交通不畅阻挡了村民与外界的联系,产业发展更是无从谈起。村民告诉记者,乡里的烟叶运输全靠人背马驮,质量大受影响,蔬菜、水果也因为不能及时运出,大部分烂在地里。走出去,成了当地群众最大的梦想。

如今,在东区的对口支援下,该乡通往外界的唯一陆上通道三迷路正加紧实施改造工程,让当地群众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工程全长28.7公里,项目分4个标段同时施工,一、二、四标段预计8月底前完工,三标段11月底前完工。”共和乡政府干部舒应富介绍,该工程资金来源主要是盐边县政府申请贷款,东区计划资助帮扶共和乡贴息资金500万元。“对口支援项目都是针对群众最需解决的问题,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确定项目。”攀枝花市扶贫移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每个支援单位都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详细的帮扶规划或计划,并结合《攀枝花市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12-2020年)》,分批确定帮扶项目。

记者了解到,在今年实施的16个重点帮扶项目中,基础设施项目超过一半。该市目前正在研究建立帮扶项目的长效管护机制。

梦想2:水利工程帮助致富

在盐边县箐河乡,一条新建的堰沟穿梭在群山间,凝聚着当地群众的致富梦想。

近日,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对口支援项目——9.3公里长的作坊尾堰三面光整治工程全面完工,新建1000立方米蓄水池及提灌站完工并投入使用,解决了全乡2000余亩田地的燃眉之急。

箐河乡位于高二半山区,因水利建设滞后,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严重制约了烤烟、核桃、茶叶等产业的发展。作坊尾堰通水后,当地群众备受鼓舞,不少村民打算发展水稻等耗水大的产业。“基础设施建好了,还要引导当地群众发展消耗低、效益高的农业产业,从而合理利用资源,尽快增收致富。”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相关负责人说。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是攀枝花市实施对口支援的过程中着重考虑的问题。除了总体规划,该市相关部门正在制定产业、水利、生态、土地等专项规划,其中重点是做好生态规划和产业规划,发展一批高收益产业。目前,8个对口支援乡镇水利规划已制定完成,为边远民族乡镇水利发展指明了方向。

新闻推荐

三大机制增强服务能力

省安监局回应一线群众所急所盼□本报记者刘星“我们处于安全监管第一线,但人才缺乏,技术设备落后,跟不上工作需要,希望省上在人员、技术、设备等方面给予更多帮助。”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盐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盐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助边远山乡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