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江,那岸,一树火红攀枝花

攀枝花日报 2021-10-23 05:08 大字

□谭明发

吃过晚饭,父亲早早地坐在了电视机前,戴上老花镜,雷打不动地打开央视一套,观看每天黄金时段的热播剧《火红年华》,父亲已八十岁,是大三线建设的经历者和建设者。每当看到这些画面,他会大声地说:“这是渡口桥,这是弄弄坪。”看到感人处,他会默默叹息,眼中含着泪花。此时,我不禁联想起这两句诗歌,“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父亲没多少文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去攀钢锤过石渣、拉过钢架、修过公路……可以说,这个年代的人们或多或少都为大三线建设出过力、流过汗。那时父亲正值壮年,和村里十多个年青人一起到三堆子锤石渣,每天睡草席,啃馒头,一碗米饭一坨卤豆腐就是物质生活,每天一把铁锤,一个橡胶套,大干十个月,月月搞竞赛,锤成的石渣硬生生堆成山,和铁道兵一起把铁路修进了矿山和工厂。那时没有机械化工具,几十公里的铁路所需的石渣全靠人工一锤一锤敲打出来。那时的金沙江两岸除了战天斗地的火热工作场景,便是两岸高大的攀枝花树静静地陪伴着父辈们辛勤的汗水。大三线也随着火红的英雄花一天天更加火红艳丽,灿烂伟大起来。受父亲感染,我也一集不漏地观看起《火红年华》来。

这部电视剧,以主人公夏方舟等三线建设者可歌可泣的工作生活场景,反映了以攀钢为原型的川南钢铁厂从设想到建设、生产的过程,展现了大批的勤劳朴实的英雄劳动者的形象。三线建设,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党中央高瞻远瞩分析了国内国际形势后,制定的国家战略。年轻的共和国如初生的朝阳,屹立在世界之东方,三线建设无疑是年轻共和国的战略大后方。数十万的建设者,怀着满腔热血,积极投身到三线建设的浪潮中。此时,正是攀西大裂谷春意盎然的时候,这年春天,火红的攀枝花,红遍了金沙江两岸,如一面面鲜红的旗帜,飘扬在三线建设的矿山、街道、窝棚、车间、学校、医院。主人公夏方舟与秦晓丹正是万千攀枝花中火红的一朵,此时的攀西地区,一排排席棚、油毛毡工棚,车间、茅草棚一夜之间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在金沙江两岸。“三块石头支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不想爹不想妈,不出铁不回家”成了三线建设者们当时最流行的口头语,他们用青春与生命,肩挑背磨,为年轻共和国雕刻了一座现代化的微雕钢城。建设者正如剧中夏方舟等时代青年一般,用智慧与激情,青春与生命,将满腔热血挥洒在这片土地上。

走过高山大川

苦累也是浪漫

风起云涌的岁月啊

我记住了你只有信仰的容颜

一路勇往向前……

激昂的乐曲,奋进的旋律,伴随着一批批三线建设者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历程,如今的三线建设者,已成为历史的功臣。随着时代的更新,社会的前进,更多的第二代、第三代乃至第四代建设者们投身到为家国繁荣而奋斗的洪流中来,火红的攀枝花依然如旗帜一般,飘扬在金沙江两岸,守望着老一辈三线建设者们创造的奇迹。

曾经的岁月,在攀枝花几十万建设大军中,无数个夏方舟、秦晓丹、陈国民睡窝棚,啃窝头,战天斗地,用双手和简单的机械硬生生地在攀西大裂谷创造出了攀钢、攀煤、十九冶等大型国企。为共和国的成长撑起了一个坚实的大后方,为祖国钢铁长城提供了钢铁、煤矿、电力等战略物资,这就是《火红年华》真实的电视蓝本和场景,真实的三线建设比电视剧更宏大、更辉煌、更气壮山河、更扣人心弦。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火红年华》又将那个时代艺术性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那江,那水,那两岸的艳丽火红,那一张张饱含激情和泪光的脸庞,又绽放在眼前,使我们热泪盈眶,倍感激励和鼓舞。

曾经的岁月,钢铁烧燃青春,青春铸就辉煌,那一树火红的攀枝花,随生命的华年绽放成祖国的伟大!

新闻推荐

仁和区全面推动镇村便民服务体系提档升级

本报讯(苏运艳记者王南桢)“手机上有了这个APP,以后在家里就能认证,太方便了。”仁和区仁和镇沙沟村上沙沟组村民郭玉华...

攀枝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攀枝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