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精神不应被遗忘 《火红年华》央视高燃收官,导演王文杰揭秘创作幕后

半岛都市报 2021-10-19 00:43 大字

半岛全媒体记者王悦实习生周润

这部“泡”在泪水里的电视剧播完了!大型工业史诗剧《火红年华》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开播后,不仅在老一辈三线建设者中引发“回忆杀”“情怀杀”,同时也带给大批年轻观众深深的震撼与共情:“新中国的建设者们太了不起了”“他们的火红年华看得我热血澎湃”……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感受三线建设者们艰苦创业的精神。该剧导演王文杰是咱山东人,曾执导过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热门大剧。没有“流量”的《火红年华》,凭啥这么火?近日他接受了半岛全媒体记者的采访,揭秘了创作幕后。

被“三线”精神所打动

《白眉大侠》《孔繁森》《甘十九妹》《红十字方队》《成吉思汗》《大染坊》……作为山影集团的王牌导演,从业35年,王文杰导演打造过众多现象级作品,不论是主旋律、历史剧还是武侠、商业题材,他能出色驾驭各种题材,同时,弘扬主流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也是其一以贯之的创作风格。

王文杰并非高产的导演,此番是什么让他再度出山?答案就是被“三线”精神所打动。“看到剧本时我还是挺激动的,编剧花了六七年时间采访,故事扎实,人物有感染力。”让他最为触动的是,剧本中因“三线”建设而牺牲的烈士们,王文杰坦言,这部作品所传递的内核对当下年轻人有着教育意义,在他看来,有些精神不应该被遗忘,创作者也不能只是拍一些娱乐性很强的东西。

2018年10月,中宣部将“三线精神”与“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洪救灾精神”等一起,列为新时代大力弘扬的民族精神、奋斗精神。那么,什么是“三线精神”?《火红年华》给出了答案!

《火红年华》以国家“三线建设”为背景,以著名三线工业企业为故事原型,以攀枝花市为主拍摄地,刻画了一批秉持“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的建设者群像。他们是一群为了理想、为了国家利益而献身的人,他们在当时偏远的“三线”大山深处,在长满火箭草的蛮荒之地,从零开始,为国家开创了一片蔚为壮观的钢铁工业,为新中国的工业发展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本身就是传奇。

创作中要彰显“史诗”

《火红年华》是中国电视剧历史上第一次正面、全景描绘“大三线”建设的大工业题材电视剧,也为整个团队的艺术创作定下了基调。“作为本剧来说,全景式地表现这一点,剧本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完整的框架平台,因此,我们必须按照剧本提供的故事线索与戏剧框架来完成我们的拍摄工作。”

在导演看来,在实际操作中就要做到“史诗”。对此,他这样解读,“先说什么是史诗?从字面来拆分,这个‘史’是记录重大事件,记录重要人物的行为,在这里我特别要强调的是‘记录’这个概念。‘大三线’的建设是新中国工业建设举足轻重的一部分,本身就是新中国工业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在这个背景下的事件展现,以及人物命运的表现和塑造,要着力做到还原本质。我们记录的是真正的史,是离我们仅仅50余年历史面貌还十分清晰的‘大三线’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时刻以现实主义的审美,来衡量我们的艺术创造。而‘诗’又是什么呢?应该说是主观态度、情感倾向,是我们心中对这个记录的要求、想象。换一种说法,就是带主观情绪的渲染,这种渲染的直接效果就是让被记录的内容更具感染力,更有震撼力,从而构成一幅以‘火红年华’建设为核心的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史诗画卷。”

新闻推荐

攀枝花市开展家政服务职业技能免费培训

本报讯(傅永梅记者程桂英)近日,由市妇联主办、市家政服务行业协会承办的市家政服务职业技能免费培训班开班,来自全市各县...

攀枝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攀枝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