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领导”骗术高发 揭秘老骗术新套路

攀枝花日报 2020-12-31 08:31 大字

□柏波 本报记者 李刚

冒充领导招摇撞骗的事,以前也发生过多起,其中不乏冒充高级领导的,被骗的也不乏有一定级别的官员。冒充领导行骗,为何屡屡得手?

其实,如果撇开云山雾罩的忽悠来看,骗子的骗术并不高明。某单位有没有某领导,是很难作假的,只要去核实一下,云山雾罩的忽悠不过是一层一捅就破的窗户纸。问题在于,没人去核实领导身份。在很多被骗者看来,怀疑领导、核实领导身份简直就是“大不敬”的事,如果搞错了,那更是得罪上级的大错,正是这种想法,让那些冒充领导的人骗起来畅通无阻。

近日,攀枝花市公安局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发布预警,进入年底,“我是你领导”的电信诈骗案件频发,并针对该类高发电信网络诈骗案进行揭秘,以提醒广大市民注意防范。

【链接】

揭秘旧骗术新套路(模拟案情)

步骤一:“老总”突然通知换号了

某日,某公司会计小胡接到从公司老总张总手机号码发来的短信:小胡,我的电话号码换成了151*****611,以后有事情打这个电话。小胡查看了信息,没有怀疑短信的来源。

警方解密:这条短信确实是张总手机发来的信息。但是,骗子向张总手机植入木马病毒,在其不知晓的情况下通过张总手机自动向通讯录里名单群发短信。

步骤二:新号码还真能联系上老总

小胡将该号码进行了保存,没有覆盖原号码,存成了“张总新手机号”。之后,小胡每次请示工作,都拨打“张总新手机号”。电话那头也确确实实是如假包换的张总。

警方解密:“李鬼”的号码为什么能找到“李逵”?因为骗子将“张总新手机号”设置为呼叫转移,所有拨打电话会自动转移到张总原来的手机上,拨打人和张总都不会察觉异常。由此,骗子完全获取了小胡的信任。

步骤三:静静“潜伏”等待时机

一个月后,张总安排小胡为其订一张明天去上海的机票。小胡完成了任务,并拨打“张总新手机号”向领导汇报,张总称已收到航空公司短信提醒,对小胡工作表示满意。

警方解密:骗子为何迟迟不采取行动?因为他正以静默的方式,潜伏在小胡和张总之间,等待诈骗的最佳时机。骗子通过先前植入的木马病毒,同步获取了张总航空公司提醒短信,得到了张总出行的准确时间。

步骤四:“失联”前紧急通知转账

就在张总乘坐航班起飞前,小胡收到“张总新手机号”发来的一条短信:你立即转50万到王总账号上,6013********2132。飞机马上要起飞了,晚点再说!

结果,小胡向所谓“王总”的账户实则骗子账户转了50万。

警方解密:小胡为什么不打张总电话核实呢?因为小胡和骗子都知道,张总此时正在万米高空中,就算拨打电话,也一定是关机状态。

此类案件中,诈骗分子利用部分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漏洞,部分出纳和会计履职不到位,得以通过“急需转账”的诈骗短信,就轻易将单位公款转入诈骗分子指定的账户。

如何防范这一手段?银行、警方提出建议:

近期,冒充“领导”行骗的骗术还出现了很多的“新版本”,无论骗术如何“变异”,大家始终应擦亮双眼。

一是关闭手机呼叫转移功能,办理指定密码,保护好个人隐私;

二是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确保转账汇款前必须履行核实程序;

三是逐级签订落实财务管理制度责任状,杜绝通过手机短信或即时通讯工具传递转账汇款指令的违规行为;

四是加强对财会人员的日常安全培训工作,将防骗知识宣传列入年度培训计划;

五是一旦有陌生人以领导的名义,叫你添加电话、微信、QQ等,都不要碍于面子不去核实,特别是,在“领导”找你借钱的情况下,一定要打电话问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六是提高警惕、加强防范,特别是通过微信、支付宝转账时,无论遇到任何紧急情况,一定要核实清楚对方身份,确保资金安全;

七是若遇到类似情况,应第一时间拨打110或到就近的派出所报警,同时注意保留聊天记录、交易记录、联系方式等证据,以为警方破案提供线索。

新闻推荐

关爱党外知识分子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市知联会举办健康知识讲座

本报讯(记者江潇)为更好地关心关爱党外知识分子,近日,攀枝花市知联会邀请市中心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为50余名党外知识...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