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 牢“ 压 舱 石 ” 仁和区“2019再出发”系列报道之三

攀枝花日报 2019-03-20 06:44 大字

□本报记者 王南桢 晏洁特约通讯员 张丹

3月3日,一辆冷藏运输车抵达莫斯科。车上的10吨西兰花,都来自仁和区同德镇共和村。

这车西兰花散发着“阳光的味道”:日照时间长达700多小时,颗粒饱满、青翠欲滴。

这车西兰花更让共和村菜农尝到了出口的甜头。“一斤西兰花,国内卖1块多钱,莫斯科能卖到16块钱左右。”攀枝花市润物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文凯说,今年合作社试种了25亩西兰花,明年计划种植300亩。

“把菜卖到8000多公里以外的莫斯科”,父辈们想都没想过的事在张文凯这位“农二代”身上变成了现实。

张文凯是土生土长的共和村人。早些年,同德镇红火的工业吸引了张文凯这些年轻人。近年来,当地小冶炼等行业被淘汰,张文凯又回家务农。

务农,张文凯甘于吃苦耐劳,却不甘于现实,“我们这里一直都种海椒,没有市场优势,父母辛苦种地,到最后也挣不到几个钱。”

改变“四平八稳”的状况,张文凯首先是成立专业合作社,然后再租用农户土地,最后建立“订单+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把零散的资源整合起来。他更是把销售市场瞄向了遥远的俄罗斯——“一带一路”上的东欧各国,每年11月到次年4月为冬季,气候寒冷,蔬菜奇缺,价格往往比肉贵,而这段时间正好是攀枝花早春蔬菜上市的季节。

通过仁和区政府、相关部门“牵线搭桥”,张文凯最终把家乡的蔬菜卖到了俄罗斯。

在仁和区,像张文凯这样用工业思维搞农业,把农产品卖到国外的事早已不是个例。如今,仁和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达346个,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9家,辐射带动农户2万户,新型经营主体挑起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大梁”。

用工业的思维发展农业,不仅要有市场意识和经营头脑,更要依靠科学技术。对于这一点,大龙潭彝族乡果农杨学斌深有体会。过去,他不懂种植技术,家里的芒果树变成了“风景树”。后来,通过参加政府组织的技术培训,杨学斌渐渐成为种植能手和种植大户,当地不少果农遇到种植难题都会请教他这位“土专家”。“现在,我家150亩芒果树,六成都挂果了,去年销售芒果纯收入20多万元。”杨学斌说。

科学技术让仁和区数以万计的农民尝到了“甜头”。仁和区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省农科院、市农林科学院、四川农大等科研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通过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新型农民培训学校、专业合作社、科技服务平台推广新技术,让教学、科研、推广、生产“四位一体”,让科技成果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时代在变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曾经只要求吃得饱,后来要求吃得好,现在更要求吃得健康安全。这就需要从供给端发力,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仁和区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发挥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作用,加快构建农业创新链、供应链、价值链、产业链。近年来,仁和区农产品在省、市级例行抽检监测中,抽检合格率达到97%以上,“三品一标”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

品牌是产业链上的“钻石”,充分提升产业价值,需借品牌之力。仁和区现已创建区域性特色农产品品牌20个、2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17个“三品一标”农产品,5家企业通过有机认证,建成省级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6个,有机产品基地6000余亩,被评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

面朝黄土背朝天,汗滴脚背摔八瓣,曾是农民艰辛劳作的真实写照。如今,通过用工业的思维抓农业,仁和区现代农业生机勃勃。

数据最有说服力。目前,仁和区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47%,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8%,意味着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已成为历史;全区有效灌溉面积16.215万亩,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498,农村“靠天吃饭”的局面得到较大改善;农药使用量连续负增长,化肥使用量已实现零增长,农业的绿色底色越发鲜明;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超过1000家,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占比达1.8%,农业小弱散的经营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成绩令人振奋,经验弥足珍贵,道路清晰可见。从思维上的不断创新,到实践上的与时俱进,再到发展中的累累硕果,仁和区探索出了一条现代农业改革发展的道路,坚定了实现“乡村振兴”的信心。

风正时济,自当破浪扬帆;任重道远,还需策马扬鞭。

新闻推荐

攀枝花市举行“3·15”主题宣传活动

本报讯(尚立安记者吴晓龙)3月15日是第37个“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攀枝花市在市中心广场举行“信用让消费更放心”主...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