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上的绿色发展之路 专访攀枝花市优秀民营企业攀枝花青杠坪矿业有限公司

攀枝花日报 2019-01-24 07:01 大字

□本报记者 周翼

2018年1至10月,采出矿石321.88万吨,生产铁精粉64.5万吨、钛中矿4.03万吨,实现销售收入9.67亿元,上缴税金4943万元……这组数据来自攀枝花青杠坪矿业有限公司2018年的成绩单。

近几年,面对工业产品市场大幅波动、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等复杂形势,青杠坪矿业积极争取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的支持,通过不断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绿色矿山打造,逆势而上,成为攀枝花市民营企业中的佼佼者。

2018年11月29日,在攀枝花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上,攀枝花青杠坪矿业有限公司被评选为攀枝花市优秀民营企业,公司“掌门人”朱向前被评为攀枝花市优秀民营企业家。

青杠坪矿业属德胜集团旗下独立法人公司,主要生产钛精粉。自2008年建成投产开始,便面临着原矿品位低、技术和管理水品不高、市场波动较大等难题。

“出身”并不优越的青杠坪矿业急需走出困境。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公司摸索出一条依靠资源综合利用实现降本增效的路子。从2009年开始,公司大刀阔斧着手扩能增产,通过加强与各科研单位合作,成立技术中心、科学技术协会推动抛废、选钛安全环保升级改造,实现了矿山监控全覆盖,完成了破碎—选矿系统、高陡边坡靠邦治理、干雾抑尘系统等安全环保升级改造项目。

这一系列的升级改造,逐渐把青杠坪矿业的生产和经营送上了“快车道”,但这并没有让他们停下技术创新升级的脚步。2011年,青杠坪矿业引入先进的钒钛磁铁矿超细破碎技术并结合实际进行了改良,充分利用原排废矿岩砂土中的低品位矿,每年可增加利用低品位铁矿石200万吨以上。2013年,公司又实行了磁筛技改新工艺,提升精矿品位品级。

回收利用低品位矿石、采场出来的抛废石制成道渣石、利用选厂出来的废料变废为宝成为建筑材料……近年来,青杠坪矿业通过对资源的综合利用,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并把钛中矿升级为钛精矿,每吨可增加100元左右的销售收入,达到了节约能源、充分利用资源的目的。

“资源综合利用在帮助企业提升效益的同时,也是绿色矿山打造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从没放松绿色发展、生态发展意识。”朱向前说,“这是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之一”。

2016年,青杠坪矿业正式启动了“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先后投入8000余万元,绿化美化厂区环境、硬化道路、安装大型除尘设备等。通过技术升级进行环保改造、矿山采场动态监管等一系列措施,整个矿山的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恢复。2018年11月,绿色矿山建设专家组走进青杠坪矿业,在提出指导意见的同时,对企业绿色矿山建设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守法诚信示范企业”“2017年攀枝花企业50强综合排名第四”“攀枝花市优秀民营企业”等一系列荣誉,见证了青杠坪矿业一路走来的发展历程和成就。“荣誉也在鞭策着我们更加努力工作。”朱向前说,“下一步,企业将借着党和政府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东风,苦炼内功,进一步深化改革,通过科技创新助推企业发展再上一层楼,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闻推荐

仁和区加大新型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力度

本报讯(杨晓燕记者王南桢)日前,记者从仁和区农牧局获悉,2018年,仁和区加大新型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力度,发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