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三产发展新高地 ——东区三产服务业冲刺“双过半”走笔

攀枝花日报 2018-06-10 04:56 大字

数据显示,今年1~4月,东区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5亿元,占全市的61%,同比增长11.1%,预计1~6月增速11.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16亿元。

□本报记者 陶泓霖

在全市2018年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暨第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上,攀枝花万达广场项目“领衔”全市23个重大项目,拉开建设序幕。

万达广场项目,将为攀枝花市三产服务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是东区在城市商业综合体“矩阵”中布下的一颗举足轻重的“棋子”。

而在直线距离约3.5公里以外,“渡口记忆”三线建设文化特色商业街也正在向外辐射无限商机。

截至今年6月,“渡口记忆”项目已全面完成规划设计、投资业主招商、街区业态规划、管网线搬迁、老旧房屋外立面改造、新建地块建设和公益基础设施建设等,已成功引进“幸福记忆”养护院、“35mm”咖啡屋、“花谷农庄”等项目入驻,已成功举办专题招商推介会,现正在积极对接“一呆”“童耳朵”等知名品牌以及本地名小吃等,街区业态日渐丰富。

作为攀枝花中心城区,东区正在不断聚拢人流、物流。更重要的是,随着攀枝花大力推进“四个加快建设”,东区正在不断释放“洼地效应”,吸引信息流、资金流迅速汇集。

新动力

重大项目“百花齐放”

“我们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构建区域性服务业发展高地为目标,纵深推进内贸流通创新,扩大消费,着力培育商务新动能,发展商务新经济。”6月8日,东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今年以来,东区不断加快商贸领域重点项目及民生工程建设步伐。菩提苑康养基地建设全面加速、密地现代商贸物流园区加快推进、攀枝花邮政分拣中心建成运营、中环·天地建设招商双管齐下、万达广场主体开建。

该负责人表示,东区通过“找支点、明优势、强弱项、补短板”,着力推动第三产业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由“小散乱”向“大精特”转变。

新活力

电子商务“提档升级”

在推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东区还加快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促进电商融合提质发展。

在打造攀枝花现代服务业产业园方面,东区加快产业集聚、要素集约、产城融合、功能集成,优化服务业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加强示范引领载体建设,促进发展要素集聚壮大,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体系健全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

为鼓励传统商贸企业转型电子商务,东区相关部门指导攀钢生活公司、红蜻蜓食品公司等打造网络购物平台,同时依托实体门店为顾客提供送货上门、门店自提等服务。扶持电商协会做好跨境电商工作,建设了一个570平方米的跨境电子商务体验中心,配备了供应链和物流配送管理系统,与国内快递公司打通了配送接口,独立开发完成了本地化的跨境电商微商城建设,开发对接了跨境支付结算系统,建设了与海关对接的电子通关系统,拟将东区打造成为川滇黔商品面向东南亚开放的桥头堡。

新高地

三产服务“魅力四射”

今年以来,东区不断强化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出台了《攀枝花市东区“服务靓区”三年行动计划》,并制定《攀枝花市东区“服务靓区”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推进方案》,通过开展集聚发展示范行动、产业结构优化行动、优势企业培育行动、重大项目引领行动、服务品质提升行动、开放合作深化行动和商务环境亮丽行动等“七大行动”,推动东区服务业集聚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

同时,东区对标学习苏州吴江区先进经验,通过规划引领、政策发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等方式,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推进现代服务集聚区建设。

以万达广场、华芝中央铭城、华芝万象城、太谷广场等重点项目为依托,东区大力引进名品名店,积极发展互动式、体验式业态,不断提升炳草岗省级商贸流通集聚区的知名度和辐射力。此外,东区还全力推进密地现代商贸物流园、御湖花都、阿署达花舞人间等项目建设,加快培育发展密地现代物流集聚区、沿江休闲景观经济带、阿署达近郊休闲旅游集聚区。

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及重大项目的推进,东区现代服务业的活力进一步释放。今年一季度,东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8.0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1.3%,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2.2%,同比增长7.8%,服务业拉动全区GDP增长2.8个百分点,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6.6%。预计上半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增长达8%以上。

新闻推荐

彝乡花为媒 致富走新路

本报讯(杨如苹记者王南桢)5月25日至6月3日,仁和区啊喇彝族乡在永富村街子组举行了石斛赏花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当地赏...

攀枝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攀枝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