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生死的爱
不愿意透露名字的王爷爷和郝奶奶。“怕你孤单,所以就算死了,我也要陪着你。”这是相濡以沫的丈夫对妻子的眷恋。
相识72年,结婚56年,他们就是对方的眼睛、耳朵和拐杖。如今,他们共同签订器官捐献协议,相约去世后一起“泡池子”——
□本报记者彭莉文/图
12月19日,两位双鬓斑白的老人相互搀扶着走进市红十字会。这一天,他们想了却心中夙愿:签订人体器官捐献协议,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爱心,造福后人。
他们是一对耄耋之年的夫妇,相识72年,结婚56年,他们就是对方的眼睛、耳朵和拐杖……相约去世后一起“泡池子”,将遗体无偿捐献给医学院,用作医学教学、科研。他们,就是不愿意透露名字的王爷爷和郝奶奶。
志愿捐献遗体
爱心书写别样浪漫
“孩子们,这是我和你爸的心愿,希望你们能够支持。”19日上午,在全面了解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的相关流程后,82岁的郝奶奶拨通了两个子女的电话,正式表达埋藏在心中多年的愿望。
“什么?捐献遗体!你们是在开玩笑吧。”起初,因为心疼父母,郝奶奶的女儿并不同意这个想法。然而,人体器官捐献要征得家人同意,才能更好开展,郝奶奶语气坚定地给女儿讲述其中的缘由。
原来,郝奶奶是一名从医多年的医生,用她的话说,自己的医学知识就是从一具具志愿捐献的遗体上学到的,她很清楚遗体捐献对医学教学、科研的重要意义。“我们老了,不能像年轻时那样撸起袖子作贡献,只能换种方式造福社会,提高医学水平。”2013年,患有白内障、高血压的郝奶奶立下遗嘱,表示去世后要捐献遗体。
郝奶奶的右眼因白内障失明,听力也大不如前,王爷爷曾经患前列腺癌,乐观的老两口笑称,自己就是对方的眼睛、耳朵和拐杖,谁也离不开谁。知道老伴想捐献遗体的心愿后,王爷爷担心老伴以后会“孤单”,于是有了跟随老伴一起捐献遗体的念头。
相识相知七十载
与医结缘造福后人
“今年,是我们认识的第72年,结婚第56年。她有什么心愿,我都要陪她实现。”年过八旬,王爷爷依旧疼爱着自幼相识的妻子。
1945年,还是孩子的王爷爷和郝奶奶,分别跟随家人离开河北和山西的老家,在陕西西安相遇,同住在一个院子里,埋下了缘分的种子。后来,因各自求学、工作,他们失去联系。1960年,在双方父母的促成下,两人互通书信,重新建立了联系,很快结出爱情的花朵,并于次年结婚。
1969年,王爷爷响应号召,独自赴攀枝花投身三线建设,成为攀钢的一名工程师。放心不下丈夫,郝奶奶于1970年来到攀枝花,学医的她,始终战斗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
扎根攀枝花的40多年里,两人早已把这里当成了第二故乡,放不下这里的“战友”,更忘不了这里的阳光。退休多年,两人养成了每天5点过起床,一起锻练身体、翻看报纸、借阅书籍的习惯。深深热爱医学的郝奶奶,始终没有忘记去世后捐献遗体的心愿。近两年,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这个愿望也越来越强烈。
老两口四处打听,终于找到攀枝花市红十字会,了却心中夙愿。“这样多好,我们离开人世后一起‘泡池子\’,还能为社会作贡献!”争取到子女的同意后,两位老人庄重地填写了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一笔一画书写他们的爱心和爱恋。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梁芝羽)12月16日,仁和区举办第九届苴却砚文化艺术节“四方论砚”文化交流活动,本土苴却砚行业从业者与全国多个知名砚种名家大师齐聚一堂,探究名砚收藏文化与文化价值,进一步促进砚文化的创...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