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树木分类移植靓了城市风景 攀枝花市“四花”打造工程走笔

攀枝花日报 2017-12-21 07:33 大字

□本报记者梁芝羽

12月20日,记者来到炳二区游园施工现场,相比开工前一片“光秃秃”的景象,这里的树木已经“绿上枝头”,在蓝天下一片生机盎然,而这些树木都是从市内其它道路沿线调整移植过来的。

除炳二区游园,记者还在密地大桥至倮果大桥沿线看到,从炳仁线、学府花园沿线移植到这里的火焰木,迎着阳光已长出嫩芽,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

今年9月初,攀枝花市启动了“四花”打造工程,记者走访攀枝花市多个“花街、花道、花海、花园”建设现场了解到,今后,攀枝花主干道都将有专属的特色树种或花卉,每条道路都将成为一道独一无二的风景线。

“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的城市定位,在攀枝花正加快实现。“过去是绿化,有什么种什么。现在是城市园林绿化,不仅讲数量,更讲质量、讲景观、讲功能、讲特色、讲艺术。”市园林处工会主席魏正军介绍,攀枝花市城市绿化有两个特点:一是植物多样性,乔木、灌木和花卉达80多种,80%以上为本土和驯化植物;(下转4版)

(上接1版)二是景观特色型,四季不同,景观丰富。同时也存在景观不集中、特色不明显、景观效果欠佳等问题,不能很好凸显和展示攀枝花这座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的形象和品位。

魏正军举例说,炳仁线蓝花楹、攀枝花、火焰木等行道树花期不一,花色不同,树形各异,不集中种植,景观视角效果欠佳,十分有必要形成“一街一景”的城市化街道绿化。

为更快打造“四花”工程,市城市管理局采取分类移植的办法,优化调整城市绿化,减少投入。简单地说,就是把全市的行道树分类汇总,再集中移植。空缺部分进行必要的补植,多余部分移植到新建的绿地,做好苗木的综合利用。

为做好苗木综合利用,市城市管理局严格按照物尽其用的原则,将现有苗木优先用于“四花”打造项目中,剩余苗木则重点用于城市市政道路绿化、边坡绿化、生态修复等城市公共绿化中。以正在建设的炳二区游园为例,位于中冶金沙小区旁面积为5.38万平方米的炳二区游园是攀枝花市打造的又一个休闲娱乐公园,市城市管理局绿化科副科长陈旭兵介绍,在国内建设这样一个游园大致需要七八千万元,而炳二区游园建设费用仅为1500万元。“游园内的树木,一半是从市内其他道路调整移植过来的。”陈旭兵说,这样不仅投入少,而且移植过来的树木基本都成型了,一年就能显现景观效果。

“移植树木还可降低成本。”陈旭兵举例说,橡皮树根系发达,作为行道树会破坏路基、地下管网等市政设施,每年仅此项维修费便达几百万元。将橡皮树移植到游园,既避免了对市政设施的破坏,又绿化了城市、美化了环境,一举两得。

为确保移植的树木成活,市城市管理局普查了现有苗木,按照植物分类及用途逐株登记入册,注明苗木去向,并召开苗木移植工作协调会,全程参与交接监督工作,组织接收单位、监理、施工方进行现场苗木认领,签字确认移交书面手续。同时,开展苗木移植跟踪服务,指派专人负责指导督促施工方全面做好苗木移植前期根部处理及修枝工作,跟踪接收单位做好苗木移植工作,确保移植苗木成活。

记者了解到,不仅仅是炳二区,各处在打造“花街、花道、花海、花园”工程中均采取了分类移植的办法。魏正军介绍,在蓝花楹景观大道建设中,从炳仁线移植了240株蓝花楹到学府花园沿线;在攀枝花景观大道建设中,又从学府花园沿线移植了80株攀枝花树到炳仁线;上述两条路段沿线的火焰木移植到密地桥至倮果桥沿线,集中打造景观。像这样的分类移植,全市目前已经完成4199株,成活率达到95%。

新闻推荐

红白羊肉香 热腾好御寒

□李健有人说:“北方人过冬靠暖气,南方人过冬靠身体。”其实,在有着冬日暖阳的攀枝花,入冬之后并没有让人感到特别的寒冷,不过,在这个季节以食取暖御冬寒,仍然是人们的生活法则之一。前些天,我趁...

攀枝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攀枝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