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陈冬梅

攀枝花日报 2011-07-03 19:06 大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经济理论创新的一个转折点,伴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建设理论也在不断地突破与创新。  

在经济建设的方向上,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创立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标准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标准和价值标准的有机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在理论上大大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为我们提供了认识社会主义的新的视角和方法;在实践上为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创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进行再认识的重大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和理论基础。

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途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长期以来,理论界都把市场经济拒之于社会主义社会之外,甚至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党结束了长期困扰人们思想认识的束缚,果断地,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它既反映和体现了市场与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又反映和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性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充分尊重价值规律,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就是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经济理论,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十四大以来,逐步提出并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和目标。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予以科学定位。强调了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职责,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形成和发展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论。形成了新的劳动就业和分配理论。创立了科学的经济发展理论,形成了新的社会主义发展观。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集中体现在:一是市场化,即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工业化,即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演进;三是城市化,即伴随着工业化和大规模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我国的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四是国际化,即由闭关锁国走向对外开放。

中国经济发展和理论创新,随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日益为国际社会所公认。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借鉴吸收人类现代文明成果,总结改革开放实践经验,形成充满活力和富有成效的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体系。

理论与实践证明,一个国家的改革和发展模式必须依据本国的国情自主地探索与选择,任何照搬照抄外国经验或书本上的教条都是注定要失败的,强调发展的包容性、兼容性,把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与政府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有效处理好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经济高速增长与社会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与统筹兼顾的发展手段,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和谐发展的道路是理论创新和实践的必然。

(作者单位:攀枝花电业局)

新闻推荐

攀枝花市八项遗产列入第三批省“非遗”名录

本报讯(记者李云飞)7月1日,记者从市文化和新闻出版局获悉,经过省级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厅际联系会审议通过,攀枝花市申报的羊皮鼓舞、傈僳族婚礼等八项非物质文化遗...

攀枝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攀枝花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