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十一五重大关键科学技术攻关强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显著

攀枝花日报 2011-05-09 19:37 大字

“十一五”重大关键科学技术攻关强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显著,科技腾飞奠定特色科技强市的基石

从凭借资源开发求生存到依靠科技创新谋发展,从以原材料生产为主到培育壮大多元化产业,从原始工矿基地向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迈进……2009年,攀枝花市被中国矿业联合会命名为“中国钒钛之都”;2010年2月,攀枝花市被国家工信部命名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攀枝花——已成为世界第二大钒产品基地、中国最大的钛原料基地和中国西部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十一五”期间,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生命动力。

“十一五”以来,攀枝花市在科学技术发展建设中,抓住关键,号准脉搏,大力加强科技攻关,使重点产业的关键瓶颈技术科技攻关不断突破,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为全市经济跨越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钛原料及钛白生产技术优化改进。国内第一条全钛渣钛白生产线、四氯化钛水解晶种生产线、脱硝催化剂载体二氧化钛生产线建成。攀钢钛业等大型电炉冶炼钛渣项目实现产业化。攀钢人造金红石项目实现全系统物料畅通。

钒钛新产品及二次资源利用异军突起。高钛铁、含钒钛汽车刹车制动鼓、低微合金高强度耐磨汽车锤头、履带板、挖掘机铲齿、球磨机衬板等钒钛新产品面世,利用硫酸亚铁、高炉瓦斯泥、废钢渣、硫精尾砂、低品位钴硫精砂、尾矿渣等废次资源生产出了铁系颜料、锌、铟渣、锗渣、五氧化二钒、氯化钴、阴极铜、碳酸镍等产品。

钛金属及钒电池前沿技术探索取得新进展。攀枝花学院“真空熔盐电解TiO2”制备出海绵钛,攀钢“碳热还原—电解提钛”制备出公斤级高纯钛粉。攀研院研制出2kw钒电池样机,并开展了钒电池储能—太阳能照明示范。

直接还原新流程取得重大突破。龙蟒“转底炉煤基直接还原—电炉熔分”中试线实现了铁、钒、钛的有效分离。攀阳隧道窑直接还原和攀钢“转底炉—电炉深还原”中试线建成。

钒钛磁铁矿采选技术大幅提高。微细粒级钛精矿回收技术将钛的回收率提高一倍以上。极贫矿采选工艺将选后尾矿铁品位降到了9%以下,钛降到6%以下。

高钛型高炉渣综合利用初见成效。攀钢“高温碳化—低温氯化”中试线建成。武汉科技大学“等离子体熔融还原提钛”完成吨级硅钛合金实验。东北大学“表面冶金改性”选矿和昆明理工大学的直接选矿技术取得进展。市环业公司高炉渣制矿棉板实现产业化。

特色生物资源开发成效显著。围绕特色生物质能源、林下经济作物等开发利用,成功进行了麻疯树品种选育及相关种植技术研究、块菌人工种植技术研究,开发出了国胜有机茶、小粒咖啡、野生铁核桃油、何首乌茶、东方鸿森块菌酒、无患子洗涤剂等产品。

“十一五”,攀枝花市高度注重科技进步与经济建设的结合,在高新技术及成果的产业化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大批科技成果的转化实施,有效地促进了钒钛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和特色生物资源的利用。钒钛产业集群跻身中国产业集群50强,2009年攀枝花市被中国矿业联合会命名为“中国钒钛之都”。

钒产业实力雄厚,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现有涉钒企业20余家,已形成了钒渣、钒氧化物、钒氮合金、钒铁、精钒、钒氮微合金钢筋、锰钒系列汽车大梁板、含钒重轨、钒电解液等系列产品,钒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

钛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全流程钛工业基地建成。现有涉钛企业50余家,新增四氯化钛、海绵钛、钛锭、钛卷板等系列产品,其中,海绵钛、钛锭、钛卷板为省内首创,从钛原料到钛制品的全流程工艺基本打通。

钢铁产业向精特纵深发展。开发出了含钒贝氏体辙叉、百米高速铁路钢轨、家电用深冲系列钢板、Ti-IF钢、耐候钢新产品。攀钢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钢轨入选国家首批自主创新产品,含钒钛汽车刹车制动鼓等4个产品入选四川省高新技术创新产品。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益显著。“枇杷控时成熟技术”、“晚熟芒果集成配套生产技术”、“无公害蔬菜生产综合配套技术”、“攀枝花烤烟生产关键技术”等一大批农业科技成果得到推广应用,极大地推进了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

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进步持续推进。干热河谷生态建设、适宜卫生技术推广应用、垃圾处理、污染防控、灾害预测预报等取得成效,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中的关键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有力推动了攀枝花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2009年9月,攀枝花市被批准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全年专利申请量创历史新高,达到536件,增幅居全省第一;2010年,全市专利申请再上新台阶,达到811件。攀钢(集团)公司、米易华森糖业公司等通过了国家、省级知识产权示范、试点验收;白云铸造、米易平大生物、金勇工贸公司因发明专利产业化共获得150万元重奖。

十一五”期间,共有353项科技成果获得奖励,其中国家级科技进步奖3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97项,市级科技进步奖251项,杰出贡献奖2人,“攀枝花市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奖”、“攀枝花市钒钛资源开发技术创新项目奖”18项。全市新开展科技项目3886项,实际完成3340项。科技创新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快速发展,攀枝花的经济社会正在逐步转向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发展的轨道。

“十一五”,科技区域人才培养给力,科技发展环境优越,区域创新体系日臻完善

“十一五”,攀枝花市依靠自然资源立市、人才资源兴市。在建市初期,国家成建制选派大批人才来到攀枝花,攀枝花因此从不毛之地变成现代钢城,实现了第一次发展大跨越。如今,攀枝花发展已进入二次创业关键时期,“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鲜明提出“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建设特色经济强市”的战略目标,并确定了相应的战略重点。实现这一宏伟战略,关键在人才,打造区域人才高地,才能助推特色经济强市建设。全市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培养、集聚和开发各类优秀人才,着力培育推动全市科学发展的新动力。

加大英才培养力度。充分利用四川“天府英才”工程、攀枝花“院士后备人才培养工程”等财政性人才开发资源,通过选派、资助优秀人才到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进修深造等措施,培养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自主创新能力强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制定政府科技投入引导型计划,引导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与市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工程,拓宽引才引智渠道,拓展与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大学、国际组织和咨询机构的战略合作关系,以加快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引进进程。攀枝花市先后与四川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中科院成都分院等市外高校、科研院所签订了市校(院)合作协议,开展全方位合作。2007年,攀枝花市在全省率先召开产学研合作对接会,为市内企业、科研院所与市外高校、科研单位搭建交流平台。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针对攀枝花“6+2”产业发展中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联合申报科技计划项目,开展合作攻关。

加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以政府投入为引导,整合部门、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人才培训资源,建设一批科技创新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支持、鼓励各类科研院所发挥自身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以重大科技专项为平台,建成科技骨干人才培养基地。积极与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合作,共建攀枝花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支持、鼓励攀枝花各类企业与高等院校合作建设人才实习基地。

启动了攀枝花院士后备人才培养计划。设立了院士后备人才培养专项基金,公开选拔4位专家为院士后备人才培养对象。孙朝晖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4人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项目支持。4位专家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攀西特色水果产业创新团队。多人获得市级创新人才及创新人才团队计划支持。到2010年末,全市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14210人,较“十五”末增长47.5%,有国家级专家57人,省级专家54人,市级专家95人。

“十一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成为攀枝花市上下共识。“科教兴攀”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增强了全社会的科技意识,优化了科技创新氛围。科技发展呈现出“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良好发展氛围。

科技政策体系基本完善。市、县(区)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目标责任制进一步落实,先后制定(或修订)出台了《攀枝花市科学技术奖励管理办法》、《攀枝花市钒钛资源开发技术创新项目奖励办法》、《攀枝花市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奖励办法》、《攀枝花市关于进一步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补充意见》等一系列促进科技创新的配套政策措施。

科技研发投入稳步增长。“十一五”期间,市本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累计达7005万元,较“十五”增长了65.6%;全社会科技投入38.4亿元,较“十五”增长了260.5%。全市共获国家级项目支持83项,经费13724.5万元;省级科技立项270项,经费6936万元。

科技交流与合作更为广泛。举办了“2006中国·攀枝花高钛型高炉渣综合利用学术研讨会”、“攀枝花特色生物资源科技产业发展大会暨四川省生物技术协会年会”等大型产学研交流活动。先后与中国科学院、四川大学等多所高校、科研机构签订了院地、校市合作协议,与50余所研究机构和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

科技金融工作初见成效。多次组织科技项目贷款、科技金融暨风险投资对接活动。一批企业获得四川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补助资金和农业科技项目贷款支持,多个科技项目获得风险投资资助。   

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全面展开。制定了相关知识产权奖励政策,开展了知识产权联合执法和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建立和完善了市县知识产权工作机构,专利、商标、版权、品牌等工作取得了良好实效。截至2010年,全市专利申请量达2962件,其中发明专利1093件;专利授权182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31件。

科普事业全面推进。建设了一批科普示范社区、示范学校、示范基地,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科普活动,建立了市、县(区)两级科普网络,全民科技素质不断提高。

“十一五”期间,攀枝花市依托攀研院组建了攀枝花市钒钛研究院,整合组建了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市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管理中心。“攀枝花市国家钒钛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攀钢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正式启动。新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3个、重点实验室3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11个、重点实验室5个。组建了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4家。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4家,国家、省级建设创新型企业21家,攀钢成为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农业创新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成立了4个省级农业科技试点园区,组建了农业专家大院、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农民田间学校、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走向田间地头,深入千家万户。

建立健全主体明晰、目标明确、保障有力、快出成果的多层次科技创新体系,是推进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前提。这方面,攀枝花市各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各园区充分利用产业基础、政策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引进科技含量高、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项目。2010年,作为首批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的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申报专利37件。园区内德铭公司利用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及铜矿采选后的含钴、铜尾渣,在制取硫酸后提取钴、铜、镍等贵重金属技术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金江钛业3万千伏安矩形电炉为亚洲首创,国内领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有效整合科技资源、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创新型攀枝花,向“十二五”蓝图奋勇前进

继往开来,凭借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工作的推广和深化,攀枝花始终挺立经济社会发展的潮头。当前,世界经济在调整中逐步恢复增长,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国家提出要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以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已成为共识。面对全市“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的宏伟蓝图,全市科技工作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有效整合科技资源、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创新型攀枝花。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为核心,围绕“6+2”重点产业,加强自主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开发一批战略性新兴产品,继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提高城市综合科技竞争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面支撑。

2010年2月2日,攀枝花市被国家工信部命名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对于攀枝花经济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攀枝花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能不能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在有效发挥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壮大特色产业规模,抢占国际国内市场,推动经济发展后发优势,对未来攀枝花建设经济强市显得尤为重要。

“十二五”,攀枝花科技工作目标明确且任务重大:

大幅度提高城市自主创新能力,综合科技竞争力进入全省前三位,初步建成创新型城市。

增强产业科技支撑能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战略性新兴产品20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幅达20%以上。

进一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新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达到10个,培育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个,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家,国家级、省级建设创新型企业达到50家。

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能力,2015年专利申请量达到1600件,国外专利申请数达50件,顺利完成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创建任务,力争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优势重点产业领域科技领军人才20人,杰出青年科技人才60人,优秀创新团队30个,争取院士培养计划取得新突破,院士后备人才达到10人以上,到2015年全市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达到2万人以上。

不断增加科技投入,全社会R&D投入占地区GDP比重达到1.6%,全市财政科技投入占一般性预算支出的比重不低于1.1%,市本级财政科技投入占一般性预算支出的比重不低于1.5%。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科技工作,对于完成“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促进攀枝花市实现“四个翻番”的战略目标至关重要。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将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紧紧把握全市“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工作总体基调,以创建四川省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市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为契机,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把科技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努力在制约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突破,尽快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推动资源综合利用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走出一条资源依托、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011年,攀枝花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将多管齐下,全面推进,重点突出地开展全局工作。 

全面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四川省试点工作攀枝花实施方案和全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尽快完成《攀枝花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编制,系统分解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实施各项工作。建立市技术创新工程试点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工作机制、落实推进责任,加快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四川省试点攀枝花实施方案》步伐,力争成为全省首批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市。利用好《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综合开发利用技术路线图》的成果,积极开展重点产业、主要产品的技术路线图编制工作,完成钛白粉、机械加工制造产业技术路线图的编制。

深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技行动。以深入推进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重点,加大国家钒钛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力度,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和战略性新兴产品培育工程。全力推进一批重大关键技术科技攻关及产业化,大力开发一批战略性新兴产品。搭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加大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支持力度,推动省钒钛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升级为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启动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申报工作,抓好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作,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创新型企业6家。

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推动钒钛产业园区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重点抓好直接还原新流程、氧化钒清洁生产、人造金红石、高钛型高炉渣高温碳化低温氯化、钛材及钛合金等系列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项目的实施。建立和完善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等各类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组织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

实施战略性新兴产品培育工程,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编制未来十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等领域,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品,尽快推动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抓好钒钛功能性产品、钒钛低微合金汽车、工程机械零部件产品开发;抓好太阳能先进光热技术利用,开发太阳能黑瓷、特种灯具、高层供热设备等相关产品,开展光伏发电示范;大力支持二次资源综合利用及节能环保产品开发。

深化统筹城乡科技行动。围绕早春蔬菜、特色水果等五大优势特色产业开展科技创新,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攻关与示范、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产业链延伸示范、农村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示范、科技特派员服务工程和农村信息化科技示范6大科技行动。深入抓好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工作,实施农村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示范工程,推进市级农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龙头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农业专家大院建设。深入推进省级新农村示范片打造、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和二滩水库淹没区连片扶贫开发,加大核心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力度。积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支持示范带动效果明显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深化科技服务民生行动。以特色生物资源开发、人口与健康、公共安全、中药现代化等为重点,大力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与引进推广,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国家级生态城市提供科技支撑。重点抓好特色生物药用价值研究及开发道地中药材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及示范,开展何首乌、当归等中医药现代化特色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推动咖啡、无患子、麻疯树等产业发展。做好节能减排与环保科技支撑,召开低碳经济发展学术技术研讨会。深入推进医疗卫生科技工作,开展基层卫生适宜技术的应用推广。继续办好《科技在线》栏目,推进全民科学素质普及。

全面完成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抓好钒钛产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专利分布状况专利地图的制定及应用研究,制定《攀枝花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开展知识产权人才库建设;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和培训力度,加强对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等知识产权试点单位工作的指导,推动国家、省、市企业知识产权试点;开展全市知识产权系统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2011年专利申请达到1000件。

营造创新发展的社会环境。大力营造科技创新社会环境,激发创新热情,加强部门和县区科技工作,深化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和县区科技进步考核,努力形成大科技支撑大发展的长效机制。抓好科技金融工作,加强科技型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对接,争取科技型中小企业补助资金、创新产品后补助等专项资金,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实施“钒钛之光”和院士后备人才培养工程,支持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制定出台有关政策,鼓励引导攀枝花市钒钛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为全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落实好企业技术研发费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等科技优惠政策。

加强科技计划的组织和管理。开展厅市会商,积极对接国家、省级目标,落实国家、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争取更多有利于攀枝花科技发展的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重点加强科技计划项目储备,建立开放、互动、高质量的项目储备库,做好国家、省级科技项目的争取工作。进一步完善全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探索科技计划组织实施的新方式,建立健全以企业技术创新为导向的立项机制。加强预算评审、经费监管工作,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益。 

加强科技和知识产权系统自身建设。深入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提升干部队伍业务素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巩固和拓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加强机关党建工作,以隆重纪念党的90华诞等活动为契机,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爱党、爱国热情。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惩防体系建设,推进反腐倡廉各项工作。加强系统干部队伍建设,建设团结、和谐、奋进的系统干部职工队伍,提高服务能力。

未来五年,攀枝花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事业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市科技工作者将振奋精神,统一思想,攻坚克难,扎实苦干,为建设创新型攀枝花而努力奋斗!

新闻推荐

攀枝花市公房管理所将对一栋直管公房的消防设施进行改

攀枝花市公房管理所将对一栋直管公房的消防设施进行改造,现对外进行公开招标,请有消防施工资质的单位于2011年5月12日前到指定地点报名并领取比选通知书。报名地点:炳草岗榕树街红星物业管...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