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贺欣文图这小伙子硬是能干靠小小的菌子就走上
□本报记者 贺欣文/图
“这小伙子硬是能干,靠小小的菌子就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
“王波涛把大棚食用菌扎根在同德,带动了产业发展,为本地农民增收又添了一条选择的渠道。”
在仁和区同德镇,不管是普通村民,还是镇上的农技员,无不对王波涛的菌菇种植给予好评。
从在外闯荡的毛头小伙,到种植大棚食用菌的专业人才,王波涛经历了6年辛勤打拼。他种植的大棚食用菌不仅在当地出名,就是市里的行内人士也对他刮目相看。
5月16日,记者参观了王波涛的大棚食用菌基地。示范基地位于道中桥村卓家碾房组公路边,4个巨大的黑色暖棚矗立在绿色的田野中,显得格外醒目。
“这些菌苞就快要出菌了,这几天是最关键的时候,一点也马虎不得。”在温暖潮湿的大棚里,王波涛时而拣起菌苞查看生长情况,时而拿着温度计测试温度。
王波涛长得很壮实,言谈逻辑清晰,有着农村青年的勤劳和精明。
初涉菌菇种植
王波涛是菜园子村民小组的组长,今年只有26岁的他却有着丰富的社会阅历。15岁初中毕业后,外出闯荡,打工、做生意,几年间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外面发展的速度,尤其是沿海地区经济的繁荣,让他看到了自己家乡的差距。2004年,他萌生了回家搞农业的念头。
搞什么项目呢?正巧有一个福建人在同德镇搞大棚食用菌,凭着闯荡期间对大棚食用菌的了解,王波涛认为这个项目有可能适合本地发展。经过调查,王波涛发现本地气候完全适合种植大棚食用菌,并且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最后他定下这个项目来拉动本地经济。
2005年,王波涛在自家土地上搭起两个试验棚,开始了大棚食用菌种植。菌菇种植是个技术活,对大棚温度、湿度、配料量的掌握要求相当高。为了学到种植技术,王波涛天天往福建人的大棚跑,有问题就虚心请教。他还买来相关的书籍一边学习一边搞试验。为了观察菌苞生长情况,他经常几个小时呆在大棚里,大棚温度又高又潮湿,几个小时下来,衣服全被汗水浸透。
“才生长出来的菌子很娇气,温度高一点低一点都不行,稍不注意就会死。”王波涛说。
有一次,王波涛离开菌棚回家吃午饭,在12点到下午3点间,午间的高温就烤死了大量刚出苞的菌子,让他见识了菌菇种植的不易,从此他再也不敢掉以轻心,对待菌苞就像对待即将孵化的小鸡那样细心。
慢慢地,王波涛逐渐掌握了菌菇种植技术。4个月后,试验获得成功,他又建了两个大棚开始正式种植平菇、双苞菇、松茸等食用菌。两年下来,他种植大棚菌获得5万多元的收益。
扩大规模受挫
2008年,初尝甜头的王波涛决定扩大种植规模,他联合本村另外4户农户共投入了9万元,在卓家碾房组租了2.4亩土地,建起了4个大棚,专门种植双苞菇和松茸菌。
同时,为了推广该项目,让更多的人受益,他还牵头成立了合作社。经过一年艰苦努力,王波涛的大棚食用菌在同德镇发展得如火如荼。
王波涛食用菌种植引起了市、区农业科技部门的关注。为了让项目在当地得到推广,政府决定采取补助的方式,支持王波涛扩大规模,这更增添了王波涛发展该项产业的信心。
其后,王波涛又与人合作,分别在共和村、布德镇大庄村建起了9个食用菌示范大棚。菌菇种植一度在同德镇被农户热捧,王波涛也作为农村科技带头人受到政府表彰。
但问题同时也开始显现出来,由于急剧扩张规模,资金不足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
“种植食用菌见效快,从下种到收菇只要4个月时间,一季可产七八槽,产量也不小,但是一旦规模发展就需要不断投入。在种植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没有大量资金支撑很难持续发展。”王波涛说。
加之后来加入的农户种植技术低,管理落后,去年10月,共和村和布德镇大庄村的示范大棚先后停产,位于卓家碾房组的示范棚也受到牵连,产量一度下降,王波涛的菌菇种植事业面临危机。
对未来充满信心
“这几年我们产的菌菇一拿到市场上,很快就会被抢光。而且据我了解,攀枝花市场上的食用菌大多来自外地,种植大棚食用菌非常有前景。”
虽然遭到不小的挫折,但是王波涛丝毫没有动摇信心:“只要解决了资金问题,再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作用,这项产业一定能够推广下去。”
此后王波涛调整心态,专心致力于卓家碾房组示范棚的维护,不久产量又恢复到先前的水平,同时他又积累了更多种植经验。
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去年王波涛与镇政府签订了一份合作协议,规划在菜园子组天保寨建20亩推广示范棚。为此,王波涛专门贷款7万元作为资金保障。
“我打算从云南大理引进一些优质菌种来提高品质,另外我琢磨着能不能仿照外地大棚食用菌成功经验,采取公司加农户的方式,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作用,坚持把这项产业干下去。”对于未来的发展,王波涛信心满满。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帆)昨(23)日,市委严肃换届纪律工作领导小组暨督查工作会在攀枝花会展中心召开。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委严肃换届纪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赵爱明在会上强调,严肃换届纪律工作关...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