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多学习才不落后于时代
□本报记者 贺欣文/图
在湖光社区甘露苑小区,说起居民陈晓林,大家是这样评价的:小区里的文化人,爱读书,善于学习,还热衷公益事业,素质较高。
对此,陈晓林很淡然:“文化人谈不上,爱读书倒是真的。我这个人上进心很强,不管干什么都有一股子钻研劲儿。在我看来,一个人唯有多读书多学习才不致落后于时代。”
从下乡知青到建筑经济管理人员,从一名初中毕业生到助理经济师,陈晓林的人生经历了太多波折。
“我这辈子曾因为学历低吃过亏,也曾因为爱读书爱钻研而改变命运。这让我深深感到,多读书,多掌握知识在人的一生中是何等重要。”今年55岁的陈晓林说。
读书伴随知青时代
陈晓林的老家在四川江安,1973年初中毕业后,因为家里穷没能读高中。顺应当时上山下乡的热潮,她到农村当了一名知青。
当知青的日子是枯燥的,看书便成了陈晓林唯一乐趣,只要是书,到了她的手里,就会被翻得“寿终正寝”。
有一年,陈晓林所在的村子要办农校,她主动请缨去当老师,为的是能接触更多的书籍。“说是老师,其实就是教当地农民学习一些基本知识,书也仅限小学一、二年级的教科书而已。”
虽然如此,但陈晓林还是感到很满足,毕竟随时有书本陪伴自己了。
在乡下呆了一段时间,陈晓林发现当地医疗水平差,很多人看不上病,她就报名参加了“赤脚医生”培训,想为改变这种状况尽一些力。培训期间,陈晓林恶补医疗卫生方面的知识,每天吃饭都抱着书本啃,凭着一腔热情,她一个月就学完了所有的培训内容,并顺利通过了结业考试,成为了一名“赤脚医生”。
有一次,陈晓林为一个农村孩子接种,这个孩子的手臂发生了少见的感染现象,陈晓林仔细查阅医书,认为是消毒不严导致的细菌感染,之后她专程跑到县医院与老师交流,证实了自己的看法。
针对这个问题,陈晓林专门写了一篇论文,就农村医疗消毒设施的欠缺进行了阐述。这篇论文引起了当地医疗部门的重视,为后来的医疗条件改善和规范起到了推动作用。
干了一段时间“赤脚医生”后,陈晓林又在一所村小当起了民办教师,读书更为便利。陈晓林一边教学,一边不断充实着自己的知识。
1979年,陈晓林结束了知青生活。六年间,她干了5种工作,从中学习到了大量知识,丰富了她的人生阅历。
在读书中不断上进
回到城里,陈晓林考入一家氮肥厂,成了一名技术工人。
身份转换,陈晓林没有丢掉爱读书的习惯。车间厚厚一本机械操作书,不到两个月就被她翻得面目全非。工作不久,她寝室里就堆下一大摞机械原理书和记录本。
1985年,陈晓林调到攀枝花工作,分在当时的市建一公司。即使是在条件艰苦的建筑工地,陈晓林仍以读书为乐。在对写作产生了兴趣后,她就经常利用业余时间看一些新闻写作方面的书籍。这期间,陈晓林以身边的劳动典型为素材,写了几篇人物通讯发表在报纸上,给单位领导留下了深刻印象。为此,她被调到机关办公室搞文案工作。
读书使陈晓林不断上进,也让她更加受到领导器重,单位把工资统计结算的重任交给她来做。面对纷繁庞杂的数据,陈晓林再次感到了知识的欠缺,她又拿起相关的书本从头学起,不到三个月,她已能独立做出几十万元额度的结算报表,而按照普通人的学习进度,光搞懂一般报表就需要半年时间。
“学习永远不能落后。”鉴于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1989年,陈晓林报读了市电大建筑经济管理专业。
当时电大办学条件差,各项课程分别在不同的片区上课,那时陈晓林的儿子还很小没人照应,每次她就背着孩子辗转到市内各教学点上课。强烈的上进心支撑着陈晓林勤学苦读,到顺利毕业时,和陈晓林一起报读电大的同事,大半都无果而返。其后,陈晓林又考上了助理经济师,1994年,已经38岁的她还继续报考全国经济师资格,最终因学历低遗憾失利。
2000年,陈晓林从单位内退,离开了工作岗位,她仍长期保持读书的习惯。每天早上,陈晓林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从中央到地方的新闻,她都要看个遍;早饭后则在家里或是到社区读书室,看看感兴趣的书籍。
“以前我善于学习、爱钻研是为了工作实用,退休后读书纯粹就是延续爱好,这样可以充实生活,开阔视野。”
陈晓林说:“眼下市里正在创建学习型城市,倡导全民读书,这对年轻人来说尤有意义,因为一个人的上进是离不开读书的。”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陶泓霖)昨(20)日,四川省2011年市场监测工作片区培训会在攀枝花市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攀枝花市加速推进信息泵安装工作,计划在8月前安装3台信息泵。据了解,信息泵是一种外挂在企业信...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