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感悟绘画 ——记攀枝花市青年画家陈景峰

攀枝花日报 2011-03-23 20:01 大字

□本报记者 曹海峰

一幅油画将他带进了绘画的道路。几十年来,他在绘画中孜孜不倦地埋首奋斗,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描绘着攀枝花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回想自己绘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陈景峰颇有感悟。

“学习绘画,完全是自己的兴趣。我们小的时候,文化活动不像现在这么丰富,找不到耍的,我就常常临摹小人书的配图。”陈景峰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陈景峰下定决心要把绘画当作毕生的事业。有一次,陈景峰偶尔看到老师画的一幅油画,画上画的是东风、大花地一带的风景,画得非常像也非常漂亮,看了这幅画后他很受启发。

后来,他考入四川教育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开始系统学习绘画的专业知识。1984年,市三中招考美术教师,陈景峰幸运入围,后又在市一中教授美术课程。2003年,他进入攀枝花学院艺术学院,从事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长期从事油画创作和壁画设计。“在学校,罗发辉、邱克两位老师对我学习美术创作帮助很大。在攀枝花也得到了周昌全、王文革、吴汉怀几位老师的无私帮助。”陈景峰说。

对于油画创作,陈景峰认为绘画不仅仅在于画法技巧,更在于人的修养和对创作的感悟。“中国油画新古典主义决不是简单模仿古代艺术形象,而是要在深切了解传统精髓的基础上寻求自己需要的独特思想、技法、趣味,并成功地溶合在自我对艺术的悟性之中。吴冠中先生提倡的画作要中西结合,他的油画就综合了西画与国画的精髓,以独特的视角表现判断,把欧洲油画描绘自然的直观生动性、油画色彩的丰富细腻性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掀起古典主义学习思潮,在追求技法、造型和审美上,体现个人意识。新古典主义强调尊重传统,对和谐、比例、色彩、结构等造型语言的追求,在作品中体现出对人的尊重、赞颂和理想美的向往,而后,古典主义强调的是对人类整体的生存状态进行反思,寻求主体精神的高扬和对生命活力的行为体现,以建立一个新的更为人本的精神模式。不管什么风格,油画创作扎实的基本功是必须的,最主要怎么看待被表现的对象,怎么去表现这个对象。”

几年来,陈景峰的不少作品参加省市展览并获奖:油画《向往蓝天的孩子》荣获四川省第三届教师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奖;油画《口弦响起来的时候》荣获四川省第三届少数民族艺术节美术二等奖;油画《构建》入选中国第三届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

新闻推荐

“全聚苑”油烟扰民 环保监察责令整改

本报热线消息(记者李刚文/图)近日,市民张先生向本报《百姓心声》热线反映,金瓯广场99号1栋商住楼下的“全聚苑”餐厅排放油烟,严重影响该楼业主正常生活和工作,业主曾向小区物管和环保部门反映此事...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