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路“链接”致富路 两项资金助力民族地区新发展新作为
产业路通了,王乾志开车销售枇杷。□本报记者 晏洁 李杰 文/图
阳春三月,风和日丽。米易县草场镇晃桥彝族村,一条平坦的水泥路在脚下延伸,小汽车、农用车、摩托车不时在路上奔驰,路两旁成片的枇杷树生长茂盛。枇杷林里,即使烈日似火,也难挡村民们修枝、施肥、摘果的干劲。
路不通,制约发展“拦路虎”
“这条路通了,是我最开心的一件事情!家门口一边是土路,一边是水泥路的尴尬处境再也没有了。”晃桥彝族村村民王乾志指着脚下的水泥路称赞道。这条路,就是村里2018年新修的产业路,也是他期待已久的“致富路”。
这段长3.8公里的水泥路,起于王乾志家门口,通到草场镇碗厂彝族村。“以前,道路村村通的时候,水泥路就修到了家门口,可由于我家在村尾,水泥路也就没往碗厂彝族村方向拓展,出行是方便了,但致富还是没有门路。”王乾志介绍,村里2012年开始大规模发展枇杷种植,许多村民依靠枇杷产业修了新房子、开上新车子,他也尝试了,但却失败了。
“别人的枇杷能卖10元,我的5元都卖不到,实在让人无奈。”王乾志解释,枇杷本来就“小气”,在土路上运输时来回颠簸容易伤到果肉,影响销售和储存,自然就卖不出好价钱。
为运输枇杷,王乾志也用过肩挑背扛的方式,不仅耗时、耗力,还受土路颠簸的影响,卖价涨不上去。没有办法,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增收致富,自己却守着“金山”发愁。
“路,不仅仅是制约王乾志致富的‘拦路虎’,更是阻碍村里枇杷产业发展的‘瓶颈’和‘短板’。”晃桥彝族村村主任王永国介绍,枇杷种植让村民们尝到了甜头,改善了生活条件,但想要进一步发展就难了。交通条件好的,基本上土里都种上了枇杷,已经“无地可种”,想要扩大规模,只能种在土路那边。可水泥路没通之前,一想到王乾志的经历,大家是“有地难种”。
2018年,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了解到村民们的需求,决定对草场镇晃桥彝族村、碗厂彝族村实施“产业路计划”,修建长3.8公里的水泥路,为当地的枇杷基地建设补齐“短板”,改善2个民族村1900余人1500余亩枇杷产业发展条件。
路通了,致富奔小康不再是奢望
“产业路修到家门口,再也不用看着别人发财了,家里致富有希望了。”王乾志介绍,在村内通知要修产业路时,他就迫不及待地买回大量枇杷苗,一块田一块田地种上。吃够了运输苦的他,第一时间买了新车,打算先帮村民们跑跑运输,后面等自家的枇杷大面积挂果时,就自己运出去卖。
“路通了,现在枇杷拉出去卖也不怕价低了,今年光卖枇杷就赚了2万多元呢。可惜修路后种的枇杷还需要两三年才到盛果期,现在还可以去外面打工,过两年怕是出不去了。”谈及未来,王乾志笑得合不拢嘴。
听闻通路消息时,晃桥、碗厂两个彝族村的村民喜不自禁。“盼星星,盼月亮,路终于通了,以后管理枇杷管理就方便了。”碗厂彝族村村民龙从会笑着说,以前,给枇杷施肥是最麻烦的,肥料不仅肩挑背扛,还全家齐上阵搬运,累人不说,效率还不高。现在路通了,一辆车运完肥料,一个人就可以完成施肥、套袋等工作,效率自然就上去了,日子越来越好过。
路,通的是喜悦和富庶,连的是民心,它不仅对当地产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还便捷了群众生活。“水泥路通了,就是好啊!以前下雨天要先穿着拖鞋出门,到大马路上才敢换上高跟鞋去赶场。”王乾志的表嫂任昌宁说,“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日子,终于一去不复返了,晚上出来散步的人也多了。
据村民介绍,自从产业路修通后,每天早晚,都能在新修的水泥路上看见任昌宁挥洒汗水的身影。“以前想跑步锻炼身体,却没有机会,土路坑坑洼洼,怕摔倒。现在好了,新修的水泥路附近住户少,而且风景还不错,每天跑一会,感觉心情都好了,人也更有干劲了”。
“路通了,出行方便了,产业搞起来了,环境好了,群众笑了。在晃桥彝族村,除了看得见的变化,群众的内心也在发生变化,抱怨声少了,自力更生、努力想过上好日子的人多了。”看着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王永国信心满满,“村民致富奔小康不再是奢望了,乡村振兴也看得见、摸得着了。”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梁洪源)3月26日凌晨5时,南充现代物流园农产品商贸物流中心灯火通明,工人们或是忙着从车上卸货,或是忙着往车上...
米易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米易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