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救消失的亚拉文化

攀枝花日报 2020-03-27 06:50 大字

□段苏芮

古老的村寨带有独特的历史文化烙印,凝固着一个区域甚至一个民族的记忆。在米易县草场镇就有着这么一个特别的村寨,居住着一支至今尚未公认民族归属的亚拉人,历经几百年的风雨沧桑,生活在这里的亚拉人仍保留着自己古老的民族文化。

亚拉人起源于现今云南的永仁、大理一带,是以捕猎为主的游猎民族。明洪武年间,因米易地区森林茂密,古树参天,四季野果随处可采,山野禽兽随意可得,因而迁徙而来。亚拉先民崇敬石牛,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亚拉人都舂糯米粑粑,粑粑沾在牛角上,插上鲜花,认为“给牛戴花才有仙兆,家族中能出能人”,还留下了像《石牛的传说》这样的民间故事。除此之外,亚拉人还留存了许多奇特的风俗习惯,如:过春节,全族人会聚在一起边吃边喝,吹树叶,吹笛子,弹月琴,跳锅庄,分外热闹,直到翌日天明;办理丧事,亲人朋友会绕着尸首边击竹筒、边吹笛子,边唱边跳,为死者赶走蛇虫蚂蚁开路等。

现居住在米易县的亚拉人约1000人,以村落聚居分为亚拉、阿补、塔植、尼落四个小支系。据传,亚拉人原先有自己的文字,由于时代的更迭,生活方式的转变,早创文字已经消失,亚拉人有自己的语言,亚拉话说起来语言生动,语音悦耳,有如唱歌。有专家在调查中发现,亚拉人民歌十分丰富,多达一百多首。遗憾的是,现在只有不到百人会说亚拉话,面临着语言文化消失的困境。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与产业发展同等重要。为了让这些灿烂华美的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米易县草场镇拿出实招,因地制宜,建设特色文化设施,加大扶持亚拉文化文艺表演项目,举办具有“亚拉特色”的乡村春晚,从民间故事、生态环境等方面展示亚拉文化,并以旅游为载体,深度挖掘亚拉文化背后的历史沿革、思想观念、人文精神。

新闻推荐

人人参与,美化净化“阳光康养地” 全市爱国卫生运动“周末卫生大扫除”活动侧记

清扫街道。(本报记者周翼摄)打扫公交车内卫生。(本报记者吴晓龙摄)3月14日,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部署,攀枝...

米易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米易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