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发元:主编《康专校友》 年,能寄出去的越来越少了

西昌都市报 2019-10-24 07:31 大字

16

《康专校友》季刊已经出刊96期了,还差4期,就能凑个整数了。但79岁的王发元不知道,这个整数,能不能凑齐。坐在他身边的云子、阿薇几人在鼓励他,出,一定要出到100期。

可是,《康专校友》是季刊,4期就是一年。

这普普通通的一年时间,王发元不知道,还能寄出去多少本。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康专校友,从最开始的2000多人,到现在的200多人,数字还在不断减少。

如果不是一种信念的支撑,王发元不会在耄耋之年还继续操持这份刊物。他说,你别看这一份小小的刊物,编起来很麻烦的。

“我要收集来自全国各地的投稿,虽然越来越少,但还是有校友在写。收集之后,我要把稿件修改编辑,然后拿到打印店找人帮忙打成文档,然后校对。”投稿总是陆陆续续收到,于是,王发元不断奔波在家和打印店之间。等到把稿件发给印刷厂要发排了,王发元又奔波在家和印刷厂之间。王发元没有办公室,这么多年来,家就是办公室,堆满了手稿、信件、书籍。

等印刷完毕,拿到了校刊,他再一一发往全国各地。16年来,这样的工作一直陪伴着他。他也写稿件,写和康专有关的一切。至今他还记得,第一天入学,自己从川兴坐了个把小时的渔船来到邛海边的学校。那是1956年,王发元16岁。

那时的康专已经更名为农校,王发元住在邛海边的男生宿舍14宅。由于学校有生活补助,王发元感觉学校的生活条件比家里好很多,他很喜欢当时的校园生活,吃得好,学习也好。特别是夏天,到了晚上,男生们便偷偷跑到邛海里游泳。两年的学习之后,王发元到米易劳动实习半年,之后继续回到学校学习,直到毕业,然后参加工作。

2003年,王发元接手“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西昌校史研究会”的工作,成了校刊的主编。《康专校友》在1995年创刊时,是以简报的形式出现,由全国各地校友们100元、200元不等的自愿捐资印制。后来得到西昌学院的帮助,每年给予2至3千元的印刷费用,至2018年,西昌学院承担起全部印制费用。

一册看似简单的《康专校友》,23年来,无数康专校友们心血凝成的结晶,特别是像王发元一样的老校友,数十年如一日地无私奉献,把精力投入到校刊工作中,搜集、整理着历史裂隙里的点点滴滴。

“不知道什么时候,这本校刊就停止投递了,无论如何,我都会有始有终,即使是最后一期《康专校友》,我也会尽全力把它办好。”王发元说。

本报记者李晓超

新闻推荐

履行安全保障义务 警示标志不可少

案情简介2018年10月1日11时左右,原告冯某在被告米易县某市场开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场所购买东西,由于被告对...

米易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米易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