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房村里的“流动小红旗”
因为获得了一面“流动红旗”,近段时间,米易县白坡彝族乡油房村村民彭秀英心情很不错。
彭秀英的家位于油房新村聚居点,这是一栋150平方米的两层小楼,家里沙发、电器一应俱全,厨房里锅碗瓢盆摆放有序,连后院的几十袋肥料都堆放得整整齐齐。客厅里,一面写着“文明卫生户流动红旗”的小旗子挂在电视机上方,格外显眼。
“这是上个季度村里卫生评选时发给我的,有了这面小红旗,我觉得走在村里特别有面子。”彭秀英笑着说,现在村里家家户户卫生环境都搞得很不错,说不定下个季度这面旗子就发给别人了,所以还要继续努力,搞好家庭卫生。
用发“流动红旗”来奖励环境卫生搞得好的家庭,是油房村今年初推出的新措施。今年,米易县全力深化“四好村”建设,提出了2017年成功创建省级“四好村”15个、市级“四好村”30个、县级“四好村”45个的目标,要求全县所有行政村组建“三会”、培育“四有”、配齐“五员”。
彭正发是油房村“五员”之一的环境卫生保洁监督员。4月初,油房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商量“四好村”建设相关问题,作为新村管理员的彭正发被推选为环境卫生保洁监督员,在他的提议下,油房村成立了一支由8人组成的卫生保洁队,5月份正式“上岗”。
每天早上,彭正发都会在新村里转上几圈,看看房前屋后有没有乱丢杂物的现象,看看垃圾桶是否已经装满,“以前给大家说要把垃圾捡起来,没人当回事儿,现在只要指出来,他们就会主动收拾了。”彭正发说,每个季度的卫生评比起了很大的作用。
2015年初,在对口帮扶单位的支持下,油房新村建设完成。“住上了好房子,还要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养成好习惯强调讲卫生、讲礼貌、讲节俭、讲勤劳;形成好风气要求杜绝赌博之风、抵制迷信之风、扭转攀比之风、改变不孝之风,破旧立新、移风易俗。”白坡彝族乡党委书记李必胜说,“乡里决定在油房村开展卫生评比试点,组和组比,家与家比,选出前3名和后3名,试点成功后再在全乡推广。”
第1次评选,村民张绍全家因为乱扔垃圾、乱放东西等原因成了全村倒数第1名,还跟着其他两户家庭一起接受批评教育,去先进家庭参观学习,这让他觉得“丢人丢大了”。回家后,张绍全马上开始收拾屋子、打扫卫生,还对家人提出严格要求,用他自己的话说:“再也不能丢这个人了。”
到第3次评选时,张绍全家各项指标均名列前茅,被评为全村第2名,还获得了2袋肥料的奖励。如今,全家人都养成了爱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自觉地做到房前屋后干净整洁,东西摆放整齐有序。
一来二去,油房村的卫生评选工作出现了“新情况”。“以前大家的家庭卫生都搞得不好,评不出前几名;现在大家都好了,又很难评出后几名了。”油房村党支部书记周莉正在考虑调整评选计划,“我们已经在细化评分指标,包括干净程度、排水沟是否有淤泥等,还要把以前的10分制改为100分制,除了奖励化肥、食用油等实物外,获得文明卫生户称号的继续颁发‘流动红旗\’。”
在油房村村委会办公室的户外显示屏上,“四个好”要求循环播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力以赴创建‘四好村\’”的标语格外醒目,“三会”“四有”“五员”的名单张贴在村规民约旁。与此同时,油房村还组建了一支文化宣传队伍,由村文书侯杰带队,负责政策讲解和发放宣传资料,以及筹备组织全村的文化活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是“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基石,产业发展是实现这一切的捷径。今年,油房村依据独特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种植业。如今,7100余亩核桃、720余亩青花椒和近500亩的烤烟,已成为拉动当地人均收入增长的“三驾马车”。去年,油房村年人均收入达5600元。
全力以赴促“四好”,油房“新”村大变样。去年摘掉贫困“帽子”的油房村,正以建设“四好村”为契机,规划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通过整合资源,引入中药材和魔芋等农作物发展林下种植,并以此推动观光农业发展,促进一三产业互动。
新闻推荐
本报讯(郭敏记者周翼)近日,米易县四务清理“回头看”工作组进驻湾丘彝族乡麻窝村,针对村民郭发珍反映未能收到低保补助的情况进行回访。自去年11月启动四务清理工作以来,米易已对全县99个村(社区)党...
米易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米易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