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为什么是米易 为什么选择米易 ——“傈僳族祖居圣地”背后的发展命题

攀枝花日报 2017-05-02 10:16 大字
一年一度的新山傈僳族“约德节”热闹非凡。论坛现场。新山梯田。探路:

做好文化旅游顶层设计

4月28日,首届中国傈僳族文化旅游高峰论坛在米易县举行,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傈僳学专业委员会向米易县授牌——“傈僳族祖居圣地”。论坛上,来自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以及复旦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等高校的180余名民族文化、旅游方面的专家、学者,引发了一场“智慧风暴”,暴风眼准确的定位在新山乡傈僳族文化旅游发展上。

新山乡是米易县唯一的傈僳族乡,全乡有傈僳族群众近400户1800余人。浓郁的傈僳族人文气息,为米易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奠定了基础。

贵州民族大学山地旅游与民族经济研究院院长龚锐在论坛发言时说:“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是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的有机结合,米易县在挖掘傈僳族文化旅游潜力的过程中,要对傈僳族文化研究与创新开发人文资源进行区别,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造条件。”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原副主任张刚坦言:“米易县傈僳族文化旅游产业刚起步,这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在于可以借鉴国内文化旅游的先进经验,少走弯路,挑战在于市场需求与传统文化的接轨,可能会面临优秀文化传统被‘腐蚀\’,这对米易县做好傈僳族文化旅游顶层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

围绕尊重市场导向、增强民族责任感等话题,龚锐强调:“要从微观和宏观层面看待米易县傈僳族文化旅游,宏观层面是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要找准解决现实矛盾的突破口,微观层面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傈僳族群众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培育:

根植傈僳族传统文化沃土

傈僳族是一个一步跨千年的民族,其传统的音乐、舞蹈、服饰、民间工艺、文学、故事、民居、原始宗教都保留得十分完整,傈僳族世代传承着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原始古朴的民风民俗沿袭至今,为米易孕育出独特的人文风情、旅游资源。

论坛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傈僳学专业委员会会长鲁建彪说:“雅砻江、安宁河沿岸的高山河谷地带,是傈僳族祖先迁徙中‘保根\’的地方,米易县举全县之力打造傈僳族文化旅游产业,堪称典范。”

2016年,新山傈僳族乡确定了“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思路,通过当地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新山旅游村寨建设项目,成功迎接了四川省第七届乡村文化旅游节暨攀枝花欢乐阳光节的举办,目前新山乡乡村旅游、脱贫攻坚等工作正有序推进。

纯农业乡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这不仅是当地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米易县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一次探索。

近年来,新山乡以梯田为核心,试验种植经济价值高的水稻品种,辅以稻田养鱼、养蟹等项目,“新山梯田”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保护,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吸引了大量外来游客前来体验傈僳族文化传统。

国家民委政法司原巡视员、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黄忠彩对米易县发展傈僳族文化旅游提出意见。他说:“新山傈僳族乡在进行文化旅游建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建立示范点、示范家庭的方式,先做出样子来,找出傈僳族文化旅游发展的先进经验,进而扩大米易新山傈僳族在全国、甚至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此外,米易县还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接待、食宿、故事化等方面的规范和制度,再运用先进的互联网手段提高知名度。”

传承:

增强傈僳族文化旅游“造血功能”

傈僳族文化来源于傈僳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具有独特性、神秘性和不可复制性,是米易县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

近年来,米易县不断加大对傈僳族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新山傈僳族优秀传统文化再度释放出独特的光芒——新山傈僳族“约德节”成功入选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新山傈僳族舞蹈“斑鸠吃水”、新山傈僳族刺绣技艺、新山傈僳族织布技艺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国家旅游局综合司原巡视员邓宗德认为:“米易县在确定文化旅游发展方向时,应把握米易新山傈僳族的实际现状,多角度全方位思考发展规划。在推动过程中,应加大帮扶力度,通过强化培训来提高服务水平。”

为加大对新山傈僳族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挖掘、开发和利用力度,近年来,米易县对濒临绝迹的傈僳族传统文化和民风民俗进行保护性发掘整理,通过举办培训班,聘请传承人、民间艺人传授等途径,逐步普及和推广。同时,米易县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农村艺人和农村文艺文化骨干队伍的引领作用,做好民间歌舞的传承和普及,并通过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监管机制,充分发挥传承人的传帮带作用。

围绕傈僳族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中心原副主任张刚坦言:“由于历史和地理位置等多种客观原因,造成了傈僳族文化旅游发展存在许多现实问题,但傈僳族拥有十分优秀的独特文化,包括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米易县推进傈僳族文化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引导傈僳族群众尊重市场规律,进一步增强民族担当意识,着重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力度,真正让傈僳族文化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石。”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傈僳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邱玉兰在发言时说:“傈僳族是古老的民族,又是智慧的民族,米易县发展傈僳族文化旅游要重视对傈僳族群众的文化知识教育、家庭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通过转变观念、提升文化水平与素养,切实让傈僳族群众感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并让文化旅游的红利惠及更多老百姓。”

□特约通讯员 曾仲文 本报记者 陶泓霖 周翼 文/图

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优势,近年来,米易县大力发展阳光康养旅游产业,“颛顼故里 阳光米易”城市品牌为县域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

随着城市转型升级步伐的不断加快,米易县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内涵都有更高的追求——挖掘文化旅游潜力、释放经济发展活力,成为米易县提升发展内涵的新命题。

新闻推荐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护航创新驱动发展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建明今天,是第十七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今年活动的主题为“创新创造改变生活,知识产权竞争未来”。世界知识产权日是在2000年10月召开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第35届...

米易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米易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