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让村民走出去 把发展请进来 —— 岩门村干部群众在米易学习考察记

攀枝花日报 2017-03-20 10:19 大字
农技服务员讲解车厘子引种、种植、培育、管理等知识。□本报记者 江潇 文/图

三月的攀枝花已经“花”成一片,油菜花、梨花、桃花、樱花开得正欢,姹紫嫣红、争奇斗艳,一派生机勃勃。

嗅着醉人的花香,3月17日,盐边县箐河傈僳族乡岩门村30余名贫困村民和村干部,前往米易县新山傈僳族乡新山村观摩学习。   

这次取经是由帮扶单位市人大财经委、市人大城环资委、市防震减灾局、攀枝花日报社、中石化攀枝花分公司联合组织的,旨在让岩门村村民“走出去”开阔眼界、改变观念,助推脱贫致富。

“走出去”开阔眼界

充满民族特色的傈僳族风情园、景色怡人的新山梯田、整洁宽敞的阿考广场……一下车,新山村的美丽风景映入前来学习的一行人眼中。

大家在新山乡乡长贺树湘的带领下,实地参观了该村乡村旅游打造、农业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工作,了解学习新山村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在学习的人群中有25名妇女,她们大多数都是第一次走出箐河乡,对整洁优美的新山村容村貌赞不绝口,纷纷掏出手机拍照。

岩门村作坊组贫困妇女陈志芬对这次参观学习格外高兴。她和同来的几个妇女一直认真地听、仔细地看。“真没想到新山村李金正家的‘一池三改\’早在几年前就做完了。”“新山村将傈僳族文化和旅游产业有机结合,进行了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建起了傈僳族始祖阿考塑像、开设了傈僳族文化展示厅,他们很有想法。”……不经意间,陈志芬发现了很多比自家好的东西。

贺树湘告诉记者,今年春节期间,新山村迎来了2万多名游客。下一步,米易县将进一步挖掘傈僳族文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培育村民致富的沃土,吸引更多村民从原来外出打工或农耕转身投入到旅游服务行业,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助推脱贫攻坚,让昔日的贫困山村驶入全面小康的快车道。

“聚一起”交流经验

在车厘子试种基地,一株株树苗随风摇曳,争先吐出嫩芽。当地农技服务员张礼文用傈僳族语言给大家讲解了引种、种植、培育、管理等情况。

近年来车厘子价格走俏,收益显著,再加上耐旱、易种植等特点,新山村动起了脑筋,进行了大胆尝试,于去年试种70余亩车厘子。张礼文告诉记者:“我们多次去外地考察,结合新山村土壤、气候特点,了解相关知识,学习相关技术,终于下定决心引进了汉源的品种,一棵树可以产四五十斤车厘子,少说也有600元的收入。早期上市时,一斤卖到了80元。”一旁,岩门村贫困妇女丁国碧连连惊叹,尤其对新山村村民接受新思想、新事物的强烈意识和转变传统种植观念表示赞赏。丁国碧向农技员要了一株小苗揣进了包里,回去她也想尝试种植。

思路在学习中开阔、认识在交流中提高。一路上,很多参观学习人员都迫不及待地说起考察学习的感受,你一言、我一语,交流的气氛十分热烈。

“回村后,我一定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告诉乡亲们。”岩门村贫困村民马顺华激动地说,他要做好宣传员,把一路上的见闻告诉周围的人。

“有比较就有差距,有差距就有压力,有压力就有动力。”岩门村第一书记丁奎说,通过这次参观学习,带动岩门村贫困村民转变思想观念,开阔发展眼界,激发大家发展致富的内生动力。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展青花椒和桑蚕产业,按照每户40平方米的标准,推进蚕房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岩门村2018年脱贫,贫困群众致富。

今年的春天不仅播下了种子,也让岩门村村民找到了发展的动力,看到了发展的希望。

新闻推荐

市第三十二届门球比赛落幕

本报讯(记者王南桢)2月28日至3月2日,攀枝花市第三十二届门球比赛暨四川省第三十一届老年门球比赛选拔赛在攀钢矿业公司老年大学门球场举行。来自米易县、东区、西区、仁和区及攀钢、十九冶、攀...

米易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米易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